时间: 2025-04-25 23:5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8:40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唯觉月光寒,醉后何惭影不见。
我在月下歌唱,月光在我身边徘徊;我在月下舞蹈,舞动的影子显得杂乱。
清醒时我只觉得月光寒冷,醉后却不觉得羞愧,因为我的影子看不见了。
“月”在古代诗歌中常代表孤独和思乡之情,月光清冷,常用来映射人的内心情感。苏轼常用酒来抒发情感,借酒消愁,体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的性格。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书信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旷达,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人生低谷,对酒当歌的豪情与孤独的情感交织,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仍保持的精神追求。
《水调歌》是苏轼的一首经典之作,其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深邃。诗中通过对月光和影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奈与洒脱。月光的冷清与舞影的凌乱,仿佛在暗示着人的情感与内心的矛盾。清醒时的寒冷感与醉后无忧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在诗的最后,醉后的影子不见,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的深邃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孤独、逃避与自由,表现了人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通过酒与月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洒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光”主要象征什么?
“我舞影凌乱”中的“影”指的是什么?
诗人醉后为何不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