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9:0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9:01:34
肃肃泠风。分生江湄。
却背华林。俯泝丹坻。
含阳吐英。履霜不衰。
嗟我殊观。百卉且腓。
心之忧矣。孰识玄机。
肃杀的凉风吹来,生机勃勃的江边景象展现。
转身离开繁华的林木,俯视着丹色的沙滩。
阳光温暖,鲜花吐露芬芳,
即使在霜降时节也不显衰败。
我感慨自己的独特见解,
百花齐放却也有凋零。
我心中忧虑,这究竟有谁能理解这深奥的道理?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现代河南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和思想家。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清逸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而闻名。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四言诗十一首》是嵇康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动乱的时代,嵇康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四言的形式简练而富有韵律,展现了嵇康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用“肃肃泠风”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环境,给人以凉意,接着通过“分生江湄”展现出江边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描绘一种生命的轮回。转身“却背华林”,象征着对繁华喧嚣生活的拒绝,选择更加宁静的环境,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含阳吐英”的描写,则传达了阳光的温暖和花朵的美丽,表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尽管“履霜不衰”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不易,但诗人却从中看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此,诗人的“嗟我殊观”带出他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他对百花齐放的景象的感慨,既欣赏了美丽,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的忧虑。
整首诗在抒情中包含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无常的反思,反映出嵇康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探索了生与死、繁荣与凋零之间的辩证关系。整体情感基调为忧虑与思考交织,展现了嵇康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中“肃肃泠风”主要描述了什么样的气候?
诗中“却背华林”意指: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
嵇康的《四言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喧嚣的逃避,但嵇康更着重表现个体意识与思考,而陶渊明则强调理想化的自然状态。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观念与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