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五言诗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19 17:58:42

诗句

修夜家无为。

独步光庭侧。

仰首看天衢。

流光曜八极。

抚心悼季世。

遥念大道逼。

飘飘当路士。

悠悠进自棘。

得失自己来。

荣辱相蚕食。

朱紫虽玄黄。

太素贵无色。

渊淡体至道。

色化同消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7:58:42

原文展示:

修夜家无为。
独步光庭侧。
仰首看天衢。
流光曜八极。
抚心悼季世。
遥念大道逼。
飘飘当路士。
悠悠进自棘。
得失自己来。
荣辱相蚕食。
朱紫虽玄黄。
太素贵无色。
渊淡体至道。
色化同消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修身养性,独自一人漫步在月光下,仰望星空,感叹时光流逝与世态之变。他对当下的社会感到悲悼,同时思考着大道的真谛与人生的浮沉。他认为得失荣辱都是自我内心的反映,世间的名利不过是浮华,真正珍贵的是那无形的道理,最终在内心的宁静中体悟到宇宙的至理。

注释:

  • 修夜家无为:修身养性,夜晚不做任何事,表示一种无为的态度。
  • 光庭:指月光照耀的庭院。
  • 天衢:指天上的道路,象征理想或大道。
  • 流光:流逝的光阴,暗示时间的无情。
  • 季世:指当时的社会,表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 大道:指宇宙的真理或自然法则。
  • 飘飘当路士:指那些志向高远的人士。
  • 朱紫:象征权贵,意指功名利禄。
  • 太素:形容清净无色的状态,代表一种高尚的追求。
  • 渊淡:指内心的宁静与清澈,达到道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嵇康,字叔夜,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主张清谈与道家思想。其作品多表达对世事的淡泊与对自我内心的追求。

创作背景:

在三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嵇康以诗歌表达对当时政治局势和社会风气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个人修养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几句,描绘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将目光转向社会,表达对当时混乱局势的感慨。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以“得失自己来”“荣辱相蚕食”来深入探讨人生的哲理,强调内心的自我认知比外界的评判更为重要。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将光、天、道等元素融入,构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展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诗中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看破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通过“渊淡体至道”的表达,诗人传达了对宇宙真理的体悟,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修夜家无为:暗示在夜间进行修身养性,不参与世俗事务。
  2. 独步光庭侧:描绘孤独行走在月光照耀的庭院旁,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3. 仰首看天衢:仰望天空,思考人生的方向与理想。
  4. 流光曜八极:时间的流逝如光芒照耀四方,提醒人们珍惜光阴。
  5. 抚心悼季世:对社会的现状感到悲伤,表明对时事的关心。
  6. 遥念大道逼:遥远的思考理想与真理,感受到其不可阻挡的力量。
  7. 飘飘当路士:志向高远的人士,象征追求真理与理想的勇士。
  8. 悠悠进自棘:自我反省,面对内心的困扰与挑战。
  9. 得失自己来:得与失的结果均源于自身的选择。
  10. 荣辱相蚕食:荣誉与耻辱相互吞噬,反映出人生的复杂性。
  11. 朱紫虽玄黄:即使是权贵的名利,也不过是浮华。
  12. 太素贵无色:强调无形的道理更为珍贵。
  13. 渊淡体至道:内心的宁静与清澈是达到真理的途径。
  14. 色化同消息:形象与思想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光、道与人生比喻,增强诗的哲理性。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 象征:使用朱紫、太素等意象,象征权利与无形的道理,传达更深层的意义。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世事的感慨,探讨了人生的得失与名利的浮华,强调内心的修养与对大道的追求,体现了嵇康对道家哲学的理解。

意象分析:

  • :象征智慧与启迪,代表了追求真理的动力。
  • :象征理想与大道,指向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 荣辱:象征世俗的名利与个人的心理状态,反映人性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光曜八极”中的“流光”指的是什么?

    • A. 光阴的流逝
    • B. 天空的星光
    • C. 月光的明亮
    • D. 太阳的光辉
  2. “得失自己来”强调的是哪种思想?

    • A. 外在环境的影响
    • B. 内心自我认知
    • C. 社会的责任
    • D. 家族的荣耀
  3. “朱紫虽玄黄”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与地位
    • B. 友谊与爱情
    • C. 自然与生命
    • D. 知识与智慧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展示了对人生理想与世事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嵇康的《五言诗三首 其二》和陶渊明的《饮酒》对比,前者强调内心的修养与对社会的感慨,后者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宁静与人生态度,体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全面介绍古诗词的背景、风格及解析。
  • 《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深入探讨嵇康及其时代文化背景的书籍。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其二 忆旧 如梦令 腊梅 如梦令 其一 闺词 如梦令 如梦令 嘱燕 如梦令 放怀 如梦令 惜春 如梦令 春尽日闻杜宇声有感 如梦令·落魄无拘野叟 如梦令·卧看西湖烟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陪奁房 至字旁的字 批反 龍字旁的字 柱石之臣 毛笔王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及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技巧 包含战的词语有哪些 鼻夷 联绵字 折文旁的字 栀的繁体字怎么写?栀的繁体字书写详解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尣字旁的字 米部首常用字汇总_米部首汉字详解 相生相成 日字加二笔常用字汇总_日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舌字旁的字 厌结尾的成语 市井小人 包含翥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