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33:42
答二郭诗 其三
作者:嵇康
详观凌世务。屯险多忧虞。
施报更相市。大道匿不舒。
夷路值枳棘。安步将焉如。
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
鸾凤避罻罗。远托昆仑墟。
庄周悼灵龟。越稷畏王舆。
至人存诸己。隐璞乐玄虚。
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简书。
所好亮若兹。杨氏叹交衢。
去去从所志。敢谢道不俱。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世纷扰的深刻思考,作者观察到世事的复杂与险恶,面对权谋与名利的争夺,内心充满忧虑。人们为了利益相互交易,而真正的大道却难以显现。行走的路途上荆棘丛生,心里感到迷茫。权势与智慧之间的争夺使得名位难以稳固,像鸾凤一样逃避网罗,只能寄托于遥远的昆仑山。庄周对灵龟的悼念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而对越国的君王则感到畏惧。至人(至高的智者)应当存于内心,乐于隐居,享受无为的生活。功名对于我来说并无意义,我只想要将自己的所好记录下来。杨氏感叹交错的道路,离去时愿随心所欲,敢于告别那些与我志向不合的道路。
作者介绍: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哲学家,代表了当时的士人风骨。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清高的志向和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叛而闻名。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嵇康对当时社会纷扰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他对权力斗争的厌恶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感受。嵇康通过细致的观察,指出了当世的种种弊端,如权谋的争夺、名利的虚幻,以及对大道的迷失。他用“鸾凤避罻罗”的意象,形象地传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世俗纷争的逃避。诗中提到的“隐璞乐玄虚”,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个体自由和精神追求的追求。
嵇康的诗风在于用简练而哲理的语言,勾勒出复杂的社会关系与个人情感,极具深度。整首诗具有很强的抒情性,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现出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反映出他心中对自由、宁静的渴望与对世事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反映了对权力斗争的厌恶与对理想隐逸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嵇康对于个人自由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权智相倾夺”意指:
A. 权势与智慧的争夺
B. 权势与财富的结合
C. 智慧与名声的对立
D. 权力的消失
诗中提到的“鸾凤”象征:
A. 财富与名利
B. 高洁与自由
C. 权势与地位
D. 友谊与情感
“隐璞乐玄虚”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功名
B. 财富
C. 隐居生活
D. 社会地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