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21
住静 其三
作者: 释大香 〔明代〕
古室休嫌漏,清斋莫笑饥。
且煨泉一罐,暂遣日三时。
梵策凭云护,匡床赖石支。
明晨无施主,依样画猫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幽静的古室中生活的简单与宁静,尽管有一些不便,但依然心安理得。诗人希望这间古室不要因为漏水而嫌弃,也希望清淡的斋饭不会被嘲笑。诗人打算煮一罐泉水,以此暂时打发一天的时间。诗里提到的“梵策”指的是佛教的拐杖,意味着在云中得到保护,而“匡床”则依赖石头支撑。诗的最后一句暗示,明天没有施主来访,只能依样画猫,意味着生活的孤独和自给自足。
作者介绍:释大香是明代的一位僧人,诗风清新脱俗,常以佛教为题材,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日子,诗人在古室中独自修行,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明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
《住静 其三》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中开篇即以“古室”引入,描绘出一种古朴而静谧的氛围;而“休嫌漏”的句子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的宽容态度,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接下来的“清斋莫笑饥”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淡薄,强调了精神上的满足远比物质丰盈更为重要。这一切的表述,都是在传达一种修行者的生活哲学:宁静、简朴、无所求。
“且煨泉一罐”的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泉水作为自然的象征,代表着清新与纯净。接下来的“梵策凭云护,匡床赖石支”则隐喻了信仰和自然对诗人的保护,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最后一句“明晨无施主,依样画猫儿”则以幽默的方式结束,暗示诗人明天依旧是孤独的生活,只能自得其乐。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淡然与从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细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展开,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室”主要象征什么?
A. 物质生活
B. 宁静的环境
C. 繁华的城市
答案:B
诗人对“清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觉得不够好
B. 认为很珍贵
C. 表示淡泊
答案:C
“明晨无施主”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况?
A. 有人来访
B. 生活孤独
C. 生活富足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明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诗歌中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