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住静 其三》

时间: 2025-05-02 06:05:21

诗句

古室休嫌漏,清斋莫笑饥。

且煨泉一罐,暂遣日三时。

梵策凭云护,匡床赖石支。

明晨无施主,依样画猫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21

原文展示

住静 其三
作者: 释大香 〔明代〕

古室休嫌漏,清斋莫笑饥。
且煨泉一罐,暂遣日三时。
梵策凭云护,匡床赖石支。
明晨无施主,依样画猫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幽静的古室中生活的简单与宁静,尽管有一些不便,但依然心安理得。诗人希望这间古室不要因为漏水而嫌弃,也希望清淡的斋饭不会被嘲笑。诗人打算煮一罐泉水,以此暂时打发一天的时间。诗里提到的“梵策”指的是佛教的拐杖,意味着在云中得到保护,而“匡床”则依赖石头支撑。诗的最后一句暗示,明天没有施主来访,只能依样画猫,意味着生活的孤独和自给自足。


注释

  • 古室:指古老的房间,象征宁静和历史。
  • 休嫌漏:不必因为漏水而嫌弃。
  • 清斋:指清淡的斋饭,修行者的饮食。
  • 煨泉:煮泉水,保持生活的简单。
  • 梵策:佛教徒用来行走的拐杖,象征信仰的支撑。
  • 匡床:用石头支撑的床,表示生活的简朴。
  • 施主:指施舍者或来访者。
  • 画猫儿:比喻模仿,暗示生活的单调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大香是明代的一位僧人,诗风清新脱俗,常以佛教为题材,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日子,诗人在古室中独自修行,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明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住静 其三》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中开篇即以“古室”引入,描绘出一种古朴而静谧的氛围;而“休嫌漏”的句子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环境的宽容态度,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接下来的“清斋莫笑饥”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淡薄,强调了精神上的满足远比物质丰盈更为重要。这一切的表述,都是在传达一种修行者的生活哲学:宁静、简朴、无所求。

“且煨泉一罐”的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泉水作为自然的象征,代表着清新与纯净。接下来的“梵策凭云护,匡床赖石支”则隐喻了信仰和自然对诗人的保护,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最后一句“明晨无施主,依样画猫儿”则以幽默的方式结束,暗示诗人明天依旧是孤独的生活,只能自得其乐。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淡然与从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细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室休嫌漏:古老的房间不必因漏水而抱怨,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包容。
  2. 清斋莫笑饥:清淡的斋饭不必因其简单而被嘲笑,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3. 且煨泉一罐:打算煮一壶泉水,表现了诗人的自给自足和对自然的依赖。
  4. 暂遣日三时:用泉水来打发时间,显示出生活的简单和宁静。
  5. 梵策凭云护:用佛教的拐杖作为支撑,象征信仰的力量。
  6. 匡床赖石支:用石头支撑的床,体现出简朴的生活方式。
  7. 明晨无施主:明天没有施舍者到访,暗示孤独。
  8. 依样画猫儿:比喻生活的单调,透露出自嘲的意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依样画猫儿”,用猫的形象比喻生活的单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清斋”与“莫笑饥”形成对称。
  • 意象:泉水、古室、梵策等意象,既具象又富有哲理,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展开,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意象分析

  • 古室:象征宁静的环境,反映诗人的心境。
  • 泉水:自然的象征,代表清新与生命。
  • 梵策:信仰的象征,体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石床:简朴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对物质的淡薄。
  • 猫儿:生活的单调,暗示孤独与自我调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室”主要象征什么? A. 物质生活
    B. 宁静的环境
    C. 繁华的城市
    答案:B

  2. 诗人对“清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觉得不够好
    B. 认为很珍贵
    C. 表示淡泊
    答案:C

  3. “明晨无施主”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况? A. 有人来访
    B. 生活孤独
    C. 生活富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和孤独的思考。
  • 《山中问答》(王维):反映了隐逸生活的意境。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现了孤独与思念,但情感更为复杂。
  • 《鹿柴》(王维):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但王维的自然意象更加丰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禅诗与生活》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明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诗歌中的哲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铁门 山房同端白迟兰公不至 柬陆长卿 重游四松庵感怀用壁上默溪上人韵寄前游诸君 登岱至月观观月出 晤家月岩兼寄顾莼勺 雪夜不寐怀陆大憩园汪七芸崖袁六复生 海市 题东平诗稿 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王室鞅掌 沾沾 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如烹小鲜 明验 耳字旁的字 包含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西邻责言 锥刀之利 有目共睹 夷结尾的成语 厄字旁的字 济济彬彬 联竿 巛字旁的字 言鲭 包含膝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