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还京师诗》

时间: 2025-05-17 15:58:06

诗句

重光阐帝图,肆觐荷来苏。

卜洛连新邑,因秦还旧都。

雷警三辰卫,星陈七萃驱。

从风折凤羽,曜日拖鱼须。

宪章殚礼乐,容服备车徒。

回銮入丰镐,从跸度枌榆。

冉冉年和变,迟迟节物徂。

馀花照玉李,细叶剪圭梧。

朝夕万国凑,海会百川输。

微生逢大造,倏忽改荣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58:06

原文展示:

重光阐帝图,肆觐荷来苏。
卜洛连新邑,因秦还旧都。
雷警三辰卫,星陈七萃驱。
从风折凤羽,曜日拖鱼须。
宪章殚礼乐,容服备车徒。
回銮入丰镐,从跸度枌榆。
冉冉年和变,迟迟节物徂。
馀花照玉李,细叶剪圭梧。
朝夕万国凑,海会百川输。
微生逢大造,倏忽改荣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隋代皇帝重光(即隋文帝)重回京师的盛况。首先提到帝王的光辉图像,象征着国家的兴盛;接着描述了朝廷的盛大仪式和来访的使者,表明国力强盛。诗中提到卜洛和秦朝的旧都,暗示着历史的延续和国都的重返。接着提到雷声震动,星辰显现,描绘了天象的变化,暗示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然后,提到礼乐的完备和车队的整齐,展现了国君的威仪与礼仪之盛。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华变换,节令交替,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最后提到余花与细叶,表明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注释:

  • 重光:指光明、辉煌。
  • 阐帝:即阐扬帝王之道。
  • 肆觐:广泛地接受朝贺。
  • 卜洛:古地名,指洛阳。
  • 丰镐:古代的都城,指长安。
  • 回銮:皇帝回朝。
  • 冉冉:慢慢地、渐渐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善心,隋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表现对国家的关怀和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隋朝时期,正值国家统一和发展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盛的期盼和对历史的回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隋朝重返京师的盛大场景。诗中蕴含着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冀。诗人以“重光阐帝图”开篇,直指国家的光辉与希望,接着通过描写自然现象与礼仪场景,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了国家和谐的重要性。

诗中“雷警三辰卫,星陈七萃驱”,以天文现象来象征国家的安定,既表现了诗人的博学,也体现了对宇宙秩序的敬畏。“回銮入丰镐,从跸度枌榆”则表现了皇帝的威仪与朝廷的繁华。整首诗的节奏感强烈,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光阐帝图:描绘了帝王的辉煌形象,象征国家的兴盛。
  2. 肆觐荷来苏:表明国君被众多使者朝贺,国力强盛。
  3. 卜洛连新邑:提到洛阳与新城的结合,历史的延续。
  4. 因秦还旧都:暗示着对历史的回顾与重归。
  5. 雷警三辰卫:天象的变化,暗示国家的安定。
  6. 星陈七萃驱:星辰的排列,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7. 从风折凤羽:风的影响,象征着政局的变化。
  8. 曜日拖鱼须:日月星辰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9. 宪章殚礼乐:礼乐的完备展示国家的文化。
  10. 容服备车徒:车队整齐,表现皇帝的威仪。
  11. 回銮入丰镐:皇帝回朝,象征国家的繁荣。
  12. 从跸度枌榆:皇帝经过榆树,表现细腻的描写。
  13. 冉冉年和变:时光流逝,代表岁月的变迁。
  14. 迟迟节物徂:节令变化,暗示生命的循环。
  15. 馀花照玉李:春天的余花,象征希望。
  16. 细叶剪圭梧:细致的描写,表现生命的细腻。
  17. 朝夕万国凑:各国朝贺,表现国力的强盛。
  18. 海会百川输:比喻国家的繁荣与包容。
  19. 微生逢大造:微小的生命遇上盛世,象征希望。
  20. 倏忽改荣枯:时间的变迁,暗示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雷警三辰卫”,用雷声比作警示,增强了诗的气势。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如“朝夕万国凑,海会百川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细叶剪圭梧”,给自然以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隋朝繁荣盛世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过往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光:象征国家的繁荣。
  • 雷警:象征警示与安定。
  • 余花:代表生命与希望。
  • 细叶:细腻的生命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丰镐”指的是哪个古都?

    • A. 洛阳
    • B. 长安
    • C. 成都
    • D. 南京
  2. “雷警三辰卫”中的“雷”象征什么?

    • A. 历史
    • B. 安定
    • C. 政权
    • D. 自然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 C. 对个人生活的思考
    •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长安
  2. B. 安定
  3. B. 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自然美与人情的交融。
  • 《早发白帝城》:李白,展现了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象。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描绘了国家动荡中的忧愁,与许善心的乐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隋唐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陵书事 家训 寄题王氏佚老堂 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 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 和新州端老 和王民瞻送行诗 和王民瞻送行诗 和山谷从张仲谋乞蜡梅寄吴明可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放还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鼓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军革 咨叩 一字旁的字 进陟 身先士众 母字旁的字 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几字旁的字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身字旁的字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呢喃细语 弛夜 公私猬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