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7:54
廊传踏月久,更获此为奇。不在照能遍,无妨影乍欹。槛承花始韵,檐阁树微亏。何以添幽致,恰当弦上时。
在这个廊子里,我踏着月光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觉得这真是奇妙的体验。并不是说光线一定要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有时光影的斜斜倾斜也别有风味。栏杆上承载着花朵的初春韵味,屋檐下的树木稍稍有些缺损。要如何增添这份幽雅的情致呢?恰好在此时,琴弦上弹出的音调正好契合。
刘珏,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往往富有情趣,注重音韵的和谐。
这首诗作于个人闲暇时,可能是在一个月光下的夜晚,诗人对周围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感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斜月廊》是一首描绘夜间廊道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幽静场景。首句“廊传踏月久”以“踏月”引入,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惜。接下来的“更获此为奇”则表达了他的惊喜与陶醉,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
诗中对光影的描写尤为独特,“无妨影乍欹”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洒脱。虽然光线并不均匀,但正是这种不完美却增添了景致的趣味。这种意象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强调了欣赏生活中那些细微之处的重要性。
“槛承花始韵,檐阁树微亏”则通过栏杆上盛开的花朵与屋檐下略显缺损的树木,展示了春天的柔美与生命的脆弱,反映了生与死、盛与衰的哲理思考。最后两句的“何以添幽致,恰当弦上时”则引导诗人从自然景象回归到音乐,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传达出一种深邃的艺术审美。
整首诗不仅是在描绘一个具体的场景,更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幽雅情致的追求,以及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廊传踏月久”中的“踏月”是什么意境?
A. 踏着阳光
B. 踏着月光
C. 走在水边
诗中提到的“槛承花始韵”意指什么?
A. 栏杆上盛开的花朵
B. 栏杆的缺损
C. 花的枯萎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死亡的思考
B. 对自然与艺术的感悟
C. 对历史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