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妙光阁》

时间: 2025-07-12 05:18:57

诗句

为厌市城喧,来访化人境。

振衣登高阁,秋空挂岚影。

古松临危栏,俯身摩其顶。

正始诸先民,于此曾煮茗。

老僧话畴昔,故物存石鼎。

弹指三生间,悠然发深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5:18:57

原文展示:

登妙光阁
作者: 宋华金 〔清代〕

为厌市城喧,来访化人境。
振衣登高阁,秋空挂岚影。
古松临危栏,俯身摩其顶。
正始诸先民,于此曾煮茗。
老僧话畴昔,故物存石鼎。
弹指三生间,悠然发深省。

白话文翻译:

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前来访求这世外桃源。
我振衣而登上高阁,秋天的天空映衬着山岚的影子。
古老的松树傍依着栏杆,我俯身去抚摸它的顶端。
正始时期的先贤们,在这里曾经煮茶品茗。
老僧讲述着往昔的故事,那些遗物依旧在石鼎上保存。
弹指之间三生三世,悠然自得地进行深思。

注释:

  • :厌倦,厌烦。
  • 化人境:指修道者的隐居之地,象征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 振衣:整理衣服,意指准备登高。
  • 岚影:山间的雾气或云雾的影子。
  • 古松:古老的松树,象征坚韧与长久。
  • 正始:指中国历史上正始年间,代表一段繁荣的文化时期。
  • 煮茗:泡茶,品茗,常用于文人雅士之交。
  • 老僧:年长的僧人,传授智慧和经验。
  • 弹指三生间:形容时间流逝之快,三生三世表示悠长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华金,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学识渊博,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隽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登妙光阁》是诗人在一次游历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市井喧嚣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许多文人趋向于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寻找精神的慰藉。

诗歌鉴赏:

《登妙光阁》是一首细腻而深邃的诗作,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揭示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开篇即以“厌市城喧”引入,诗人对繁华城市生活的厌倦感直抒胸臆,展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接下来的“振衣登高阁”则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寻求和探索。

诗中“秋空挂岚影”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心灵的写照。古松与栏杆的意象,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人文的传承,诗人在与古物的接触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先贤的智慧。

老僧的话语更是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态度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弹指三生间”,则以极具哲理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短暂与思考的深邃,使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达到了统一,令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厌市城喧:表明诗人因厌烦城市的嘈杂而来到这里。
  2. 来访化人境:意指寻找超脱的境界,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振衣登高阁:描述诗人整理衣物,准备向上攀登,象征追求更高的理想。
  4. 秋空挂岚影:描绘秋天的天空与山间雾气交织的美丽景象。
  5. 古松临危栏:古松依傍着高栏,象征坚韧与历史的传承。
  6. 俯身摩其顶:诗人俯身触摸松顶,表达对自然的亲近。
  7. 正始诸先民:提及历史上的先贤,强调文化的延续性。
  8. 于此曾煮茗:回忆先贤们在此煮茶的情景,体现文人雅趣。
  9. 老僧话畴昔:老僧的讲述带有历史感,传递智慧。
  10. 故物存石鼎:旧物仍在,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11. 弹指三生间:时间如弹指般飞逝,表达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12. 悠然发深省:表示在这悠然的环境中,诗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弹指三生间”比喻生命的短暂。
  • 拟人:古松仿佛有生命,能够传达历史与智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生命哲理的深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阁:象征着超脱与理想的追求。
  • 古松:代表着坚韧、长久与历史。
  • 秋空: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氛围。
  • 老僧:传达智慧与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为厌倦什么而来到“化人境”?

    • A. 自然
    • B. 市城喧嚣
    • C. 朋友
  2. “古松临危栏”中的“古松”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短暂
    • C. 坚韧与历史
  3. 诗中提到的“老僧”主要传达了什么?

    • A. 知识
    • B. 智慧与历史
    • C. 财富

答案:

  1. B. 市城喧嚣
  2. C. 坚韧与历史
  3. B. 智慧与历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感。
  • 《山中问答》: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哲理的思考,意境与《登妙光阁》相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透过字里行间,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超脱与悠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李簿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 其五 送章氏兄弟兼寄金山宁禅师 次韵夜雨 残句:熊儿投□骥子扶 舅氏新斋 酬王立之二首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老柏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心问心 攫为己有 无字旁的字 恩若再生 鬲字旁的字 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米字旁的字 雷打不动 校员 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消煞 二字旁的字 高风劲节 吟鸟 高壁深堑 儿童文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