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堂》

时间: 2025-04-28 03:34:31

诗句

谁道清贫守冷官,遶家十万翠琅玕。

直应流水深相与,不待清风已自寒。

学得凤鸣真自许,化成龙去不终蟠。

知君何世无来者,可是王郎独与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4:31

原文展示:

竹堂 张耒 〔宋代〕

谁道清贫守冷官,遶家十万翠琅玕。 直应流水深相与,不待清风已自寒。 学得凤鸣真自许,化成龙去不终蟠。 知君何世无来者,可是王郎独与欢。

白话文翻译:

谁说清贫的官员只能守着冷清的职位,我的家园环绕着十万棵翠绿的竹子。 这些竹子与流水深深相依,即使没有清风,它们也自然显得清冷。 我学得凤凰的鸣叫,真心自我期许,化作龙飞去,不会永远盘踞。 知道你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没有后来者,难道只有王郎才能与你共享欢乐吗?

注释:

  • 清贫守冷官:指清廉而职位不显的官员。
  • 遶家十万翠琅玕:遶,环绕;琅玕,指竹子。
  • 直应流水深相与:直应,直接相应;相与,相互依存。
  • 不待清风已自寒:形容竹子的清冷气质。
  • 学得凤鸣真自许:凤鸣,比喻高雅的声音;自许,自我期许。
  • 化成龙去不终蟠:化龙,比喻升迁或变化;不终蟠,不永远停留。
  • 知君何世无来者:来者,后来的人。
  • 可是王郎独与欢:王郎,指特定的人;独与欢,独享欢乐。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竹堂》描绘了一个清廉官员的生活环境,通过竹子的意象表达了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的“竹堂”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居所,也可能是他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象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的竹子不仅是自然景物,也是诗人品格的象征。诗人通过“遶家十万翠琅玕”这样的夸张手法,强调了竹子的繁多和翠绿,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氛围。后文通过“学得凤鸣真自许”和“化成龙去不终蟠”表达了诗人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 首句“谁道清贫守冷官”,通过反问句式,强调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自豪感。
  • “遶家十万翠琅玕”,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竹子的繁多和翠绿,象征着诗人的清高品格。
  • “直应流水深相与”,表达了竹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不待清风已自寒”,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清冷气质。
  • “学得凤鸣真自许”,通过凤鸣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 “化成龙去不终蟠”,用化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 “知君何世无来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可是王郎独与欢”,可能是对特定人物的赞美,也可能是对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清高、坚韧和纯洁。
  • 流水:象征自然和谐与生命的流动。
  • 凤鸣:象征高雅和卓越。
  • 化龙:象征变化和升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遶家十万翠琅玕”中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A. 石头 B. 竹子 C. 玉石 D. 树木

  2. 诗中的“学得凤鸣真自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满 B. 自责 C. 自我期许 D. 自我怀疑

  3. 诗中的“化成龙去不终蟠”中的“蟠”是什么意思? A. 飞翔 B. 停留 C. 盘旋 D. 变化

答案:

  1. B. 竹子
  2. C. 自我期许
  3. B. 停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王安石的《梅花》: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坚韧不拔的品格。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竹堂》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但张耒更侧重于清高生活的向往,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查询

寿楼春 观演《湘真阁》南剧,仲清、九珠叔 寿楼春 寿楼春 题实父山塘听雨图,兼讯啸坡 寿楼春 寿楼春 过二泉师宅,示蘋湘 寿楼春·上海寄魏端夷 寿楼春·题吕桐华夫人清声阁填词图 寿楼春 送潘幼畲出守西川 寿楼春 寿词 寿楼春 社集赋查楼菊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笔饱墨酣 角字旁的字 包含醋的成语 王鸿寿 活身 万花齐放 装腔作势 青字旁的字 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曲行 包含爇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靖的词语有哪些 魂消魄夺 面字旁的字 一蹴而得 红蟹 骨字旁的字 沟满濠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