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4:31
原文展示:
竹堂 张耒 〔宋代〕
谁道清贫守冷官,遶家十万翠琅玕。 直应流水深相与,不待清风已自寒。 学得凤鸣真自许,化成龙去不终蟠。 知君何世无来者,可是王郎独与欢。
白话文翻译:
谁说清贫的官员只能守着冷清的职位,我的家园环绕着十万棵翠绿的竹子。 这些竹子与流水深深相依,即使没有清风,它们也自然显得清冷。 我学得凤凰的鸣叫,真心自我期许,化作龙飞去,不会永远盘踞。 知道你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没有后来者,难道只有王郎才能与你共享欢乐吗?
注释: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竹堂》描绘了一个清廉官员的生活环境,通过竹子的意象表达了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的“竹堂”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居所,也可能是他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象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的竹子不仅是自然景物,也是诗人品格的象征。诗人通过“遶家十万翠琅玕”这样的夸张手法,强调了竹子的繁多和翠绿,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氛围。后文通过“学得凤鸣真自许”和“化成龙去不终蟠”表达了诗人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遶家十万翠琅玕”中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A. 石头 B. 竹子 C. 玉石 D. 树木
诗中的“学得凤鸣真自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满 B. 自责 C. 自我期许 D. 自我怀疑
诗中的“化成龙去不终蟠”中的“蟠”是什么意思? A. 飞翔 B. 停留 C. 盘旋 D. 变化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