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6:51
长剑拄颐刀纳鞾,得如曝背趁阳和。
买邻底用百万价,好事争为十二窝。
异日史臣应有考,同时朝士欲无多。
与君死守西山学,莫遣人讥末路蹉。
我手持长剑,倚着下巴,刀剑收起在鞾中,
如同在阳光下曝晒背部,享受温暖的和风。
为邻里买下的东西价值百万,
好事却争相聚集成十二窝。
将来史官一定会对此进行考证,
希望同朝的士人不再有太多。
我愿与你一同坚守西山的学问,
不要让别人讥讽我们走上绝路。
此诗中提到的“西山”常用来比喻隐士的生活,代表追求清静生活的理想。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下士人的评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豪放派诗风著称。他的诗风格多样,兼具豪情与细腻,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政治动荡、社会动乱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身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表达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三和二首》展现了刘克庄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哲理的探讨。诗中通过描写长剑、刀剑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武力与智慧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纷杂局势的无奈与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长剑”与“刀纳鞾”的对比,示意在强烈的社会冲突中,诗人选择了隐退与思考的姿态。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邻里之间的竞争与好事的聚集,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冷静观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浮躁与物欲。最后,诗人以“与君死守西山学”作为总结,强调了坚持理想与学问的重要性,呼唤志同道合者的共鸣,表达出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呼唤志同道合者的团结与共鸣,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时代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剑”象征什么?
“莫遣人讥末路蹉”中的“末路”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