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22: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2:47:15
自从飞锡去,人到沃洲稀。
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独归。
踏花寻旧径,映竹掩空扉。
寥落东峰上,犹堪静者依。
自从隐空和尚离去之后,来访沃洲的人越来越少。
在森林下的约定又在哪里呢?山中春天独自归来。
我踏着花瓣寻找旧日的小径,映着竹影遮掩着空荡的门扉。
在寥落的东峰上,依然可以见到那静谧的身影。
诗中提到的“隐空和尚”是唐代著名的高僧,其隐居生活和修行精神影响深远。此诗表达了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借景抒情,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谦,号季华,晚年隐居于山林,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
这首诗写于刘长卿隐居之际,他追忆隐空和尚的生活,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
《过隐空和尚故居》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清幽与孤寂。开头两句“自从飞锡去,人到沃洲稀”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隐空和尚的离去让沃洲显得愈加冷清,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独归”则进一步引发对过往的追忆,似乎在问:曾经的约定与情感何在?春天的美好在山中独自归来,令人感到惆怅。
中间两句“踏花寻旧径,映竹掩空扉”描绘了诗人踏着花瓣,寻找旧日记忆的情景,竹影映照在空荡荡的门扉上,传达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与孤独感。最后一句“寥落东峰上,犹堪静者依”则将诗意推向了高潮,即使在寥落的东峰上,依然能见到那静谧的存在,仿佛在传递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忆,借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飞锡”指的是?
A. 离去的和尚
B. 高僧的法器
C. 风景
D. 自然的声音
诗人踏花寻旧径,意在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逃避
D. 对未来的期待
“映竹掩空扉”中的“映竹”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影子
B. 竹子的声音
C. 竹子的颜色
D. 竹子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