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2: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2:12:55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作者:刘长卿 〔唐代〕
迢迢此恨杳无涯,
楚泽嵩丘千里赊。
歧路别时惊一叶,
云林归处忆三花。
秋天苍翠寒飞雁,
古堞萧条晚噪鸦。
他日山中逢胜事,
桃源洞里几人家。
这段感情漫长而无尽,
楚国的湖泽与嵩山的丘陵相隔千里。
在分岔的路口告别时,树叶在风中轻轻摇动,
回忆起在云林归处的三朵花。
秋天的苍翠中,寒冷的飞雁南迁,
古老的土堞上,萧瑟的晚风中鸦鸣声响。
将来在山中遇见美好的事情,
桃源洞里又有多少人家居住?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逢辰,号景山。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写景、抒怀,尤其在山水诗方面有独特贡献。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作者晚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送别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诗中交织着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开篇以“迢迢此恨杳无涯”引入,直接表达了送别时的伤感,恨意虽深,却是无尽的,正如遥远的距离。接着描写了楚泽和嵩丘之间的遥远,暗示友谊的珍贵与距离的无奈。“歧路别时惊一叶”,在告别的瞬间,微风摇动一片树叶,似乎在传递着别离的惆怅与不舍。
随着诗意的发展,秋天的苍翠与飞雁的寒冷描绘出自然的萧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最后,诗人以“桃源洞里几人家”结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即使分离,重逢时定有美好的事物等待着他们。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深厚的友情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隐喻了人生的离别与重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歧路别时惊一叶”指的是什么?
A. 告别时的一片树叶
B. 一棵大树
C. 远方的山
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盼通过什么意象表现?
A. 飞雁
B. 桃源洞
C. 古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