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4:3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4:38:35
相和歌辞·铜雀台
作者:刘长卿 〔唐代〕
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碧云日暮空裴回。
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何在今人悲。
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
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
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问娇爱的姑娘何时再相见,而高台却孤零零地矗立着。泪水映湿了双袖,无法忍心去看西陵的景色。漳河已东流再也不回,曾经繁花似锦的道路如今被苍苔覆盖。青楼里的月夜显得无比寂寞,日暮时分的碧云在天空中徘徊。你难道没有看到邺城中万事已非,古人何在,今人皆悲。春风再也不追随君王离去,草色年年依旧,旧宫的路上满是落寞。宫中的歌舞已如浮云,空指着行人来去的地方。
作者介绍: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人生哲理,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变迁之际,诗人通过铜雀台的意象,表达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反映出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悲凉。
《铜雀台》是一首充满感伤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对高台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历史的沉思。开头的“娇爱更何日”便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问心爱的女子何时能再相见。接着,诗人描绘了高台的孤独,以及泪水染湿了衣袖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悲伤。
诗中提到的“漳河东流无复来”,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渴望。同时,诗人又将视线转向“青楼月夜”,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寂寞与孤独。在描绘邺城的“万事非昔时”时,诗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构建起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出对盛衰无常的感悟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让人不禁陷入沉思。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悲伤与对盛衰无常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漳河东流无复来”意欲表达什么?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在的满意
D. 对亲人的思念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楼月夜长__”,体现了诗人内心的__。
判断题:这首诗通过铜雀台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
正确 /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相和歌辞·铜雀台》与杜甫的《登高》,两者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为直接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苦难,而刘长卿的作品则更多地渗透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和歌辞·铜雀台》的深厚意蕴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