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11
怨句识之推,商歌知宁戚。我占晁氏贤,乃在赋行役。同游羿彀中,傥免非尔力。滔滔今如此,去邦将安适。
怨恨的诗句我都能识别,像商朝的歌曲我也知道宁戚。我认为晁氏的才德是高尚的,然而在赋税和劳役中却不得不忍耐。同游于羿的弓箭之中,或许能免去不必要的力量。如今的江河如此滔滔,离开故土又将何处安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以清新、俊逸著称。黄庭坚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人生及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西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面对赋税和劳役的压迫,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怨恨。
这首诗通过对比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浩荡,深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感慨。在“怨句识之推”中,诗人直言自己能够体会世间的苦楚,感受到诗句中的怨恨。接着提到“商歌知宁戚”,用商朝典故来引入对历史的思考,暗示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我占晁氏贤,乃在赋行役”一联,诗人以晁氏的贤德来对比自己所处的压迫状态,表明即便有才华与品德,仍然难以逃脱世俗的困扰。后面的“同游羿彀中”,则暗示希望能与英雄并肩作战,获得自由,然而现实却是“滔滔今如此,去邦将安适”,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深刻的个人感受延伸至对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诗中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经历为基础,探讨了英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强调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要保持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羿”代表了什么?
a) 历史人物
b) 诗歌形式
c) 自然现象
答案:a)
“怨句识之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b) 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c) 对个人才能的自信
答案:b)
诗中“滔滔”一词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时间的流逝
c) 社会的动荡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黄庭坚着重于历史与个人命运的结合,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与对自由的渴望。两者在主题上虽有共鸣,但风格和情感表达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