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1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13:30
过洞庭青草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
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
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
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
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
在乙丑年我渡过洞庭湖,在丙寅年我横渡青草湖。
似乎是神明对我特别怜悯,阳光照耀下的雪地显得格外明亮。
虽然我贫穷得几乎骨头都露出来了,但仍然比杜甫在杜陵时要好。
想起往昔我去岳阳,曾向人乞求一顿饭。
快去吧,不要迟留,蕉林深处追逐着猿猴。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丘,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游历洞庭湖和青草湖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洒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即使身处贫困,内心依然向往自由。
黄庭坚的《过洞庭青草湖》是一首富有个性和哲理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游历自然之美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诗的开头以“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引入,简单明了地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给人以清晰的时空感。接下来的“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则描绘了自然的美好,明亮的阳光和洁白的雪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暗示自然的恩惠。
黄庭坚在诗中自谦地提到自己的贫困,称“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这不仅是对杜甫生活困窘的理解,也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尽管生活不易,诗人却依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最后两句“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呼唤着自由与探索的精神,激励人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整首诗在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中,展现出黄庭坚独特的诗歌风格,也让读者体会到一种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求。即使生活艰难,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体现了对理想与希望的坚定信念。
“乙丑越洞庭”中的“乙丑”指的是哪个年份?
诗中提到的“杜陵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行矣勿迟留”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