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

时间: 2025-07-28 20:37:19

诗句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37:19

原文展示: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 张耒 〔宋代〕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白话文翻译:

在重瞳(指舜帝)升天的时候,二妃(指娥皇和女英)已经是老人。 她们怎会哭泣在路旁,洒泪留下这些竹子。 我颇怀疑这些竹子是葛陂(传说中的神物)所化,点点斑纹像是留下的鳞片。 小心不要离开水域,进入尘世会沾染尘埃。

注释:

  • 重瞳:指舜帝,传说中舜帝有重瞳,即双眼各有两个瞳孔。
  • 二妃:指娥皇和女英,舜帝的妃子。
  • 陟方:升天,指舜帝去世。
  • 筠:竹子的别称。
  • 葛陂化:葛陂是传说中的神物,这里比喻斑竹。
  • 斑鳞:比喻斑竹上的斑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闲暇时漫步西园,看到斑竹有感而发所作。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观察斑竹时,联想到舜帝和二妃的传说,以及斑竹的独特形态,抒发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尘世的超脱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斑竹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一句,借用舜帝和二妃的传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则表达了诗人对斑竹的感慨,认为它们不应该是悲伤的象征,而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最后两句“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则是诗人对斑竹的忠告,也是对自己内心的告诫,希望保持清新的心境,不被尘世的纷扰所污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借用舜帝和二妃的传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认为斑竹不应是悲伤的象征,而是自然之美的体现。
  •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将斑竹比作葛陂所化,斑点像是留下的鳞片,形象生动。
  •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忠告斑竹不要离开水域,也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告诫,希望保持清新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斑竹比作葛陂所化,斑点比作鳞片。
  • 拟人:斑竹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如“洒泪留丛筠”。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斑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尘世的超脱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清新自然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斑竹:象征自然之美和超脱尘世。
  • 重瞳:象征舜帝,暗示时间的流逝。
  • 二妃:象征人事的变迁。
  • 葛陂化:象征斑竹的神奇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重瞳”指的是谁? A. 舜帝 B. 尧帝 C. 禹帝 答案:A

  2. 诗中的“二妃”指的是谁? A. 娥皇和女英 B. 嫦娥和女英 C. 娥皇和嫦娥 答案:A

  3. 诗中的“葛陂化”比喻什么? A. 斑竹 B. 石头 C. 树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通过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与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尘世的超脱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秀文楼 登碧落堂 题梦笔山 兴济八月望 宿天界寺 仰天坪 咏鹊 闺妾寄征人 明君词 晓思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道人事 鱼字旁的字 卵结尾的成语 靡货 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黧的词语有哪些 若释重负 姿结尾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镂牙 东吴 罪该万死 攴字旁的字 鉴毛辨色 四壁萧然 天泣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