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出城三首》

时间: 2025-05-11 20:12:49

诗句

堆案文书无了毕,并堤船舫且萦回。

非关董役年年事,自为春郊得得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12:49

出城三首

原文展示:

堆案文书无了毕,并堤船舫且萦回。非关董役年年事,自为春郊得得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堆满案头的文书早已处理完毕,船只在堤岸附近悠然往来。这与每年所需的公务无关,尽是我在春天郊外游玩的乐趣。

注释:

  • 堆案:指堆满的案头,通常是指文书、资料等。
  • 文书:指各种文书资料。
  • :完成、结束。
  • :并且。
  • :指河堤。
  • 船舫:指船只。
  • 萦回:回旋、盘旋。
  • 非关:与……无关。
  • 董役:指主管和役使的工作。
  • 得得来:形容闲适自得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郊外游玩,反映了作者对官场事务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景休,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诗词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与政务繁忙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春天郊游的描写,表达了对繁重官务的逃避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人以“堆案文书无了毕”开篇,直接表明自己与繁重的公务无缘,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船舫在堤岸间悠然往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仿佛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非关董役年年事”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对官场忙碌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恰如其分地折射出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对官场的不满与对生活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烦恼的逃避,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堆案文书无了毕:案头的文书已全部处理完毕,表明作者对事务的结束感到轻松。
  2. 并堤船舫且萦回:在河堤边,船只悠然往来,展现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3. 非关董役年年事:这与每年的公务无关,强调了诗人对日常事务的超然。
  4. 自为春郊得得来:全凭自己在春天的郊外游玩所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享受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无明显比喻,主要通过自然景象直接表达情感。
  • 拟人:船舫的“萦回”给人以生动的动态感,仿佛船舶也在享受春光。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逃避繁重的官务,通过描写春天的郊外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书:象征着繁忙的官场生活。
  • 船舫: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春郊: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官场生活 B. 对自由的向往 C. 春天的气息

  2. “堆案文书无了毕”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A. 忧愁 B. 轻松 C. 紧张

  3.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来表达心情? A. 树木 B. 船舫 C. 花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将晁补之的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晁补之更侧重于对繁忙生活的逃避,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表现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晁补之研究》

相关查询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宿晋昌亭闻惊禽 酬别令狐补阙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无题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临发崇让宅紫薇 圣女祠 洞庭鱼 河阳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肚束三篾 各尽其责 斗字旁的字 明宫 包含森的成语 包含幂的词语有哪些 媒援 糹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一叶知秋 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清观 以水救水 正本清源 望夕 挂冠归去 示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