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2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24:47
并直仪曹前后厅,当檐种竹已青青。
平生不试南宫笔,可忍图公地下铭。
在仪曹的前后厅堂中,檐下种的竹子已经青青。
我一生未曾写过南宫的笔法,怎能忍心在你墓碑上刻下铭文呢?
“南宫笔”出自古代书法家南宫适,他以精湛的书法著称,常被后人用来比喻高超的书法技艺。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良弼,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挽歌是晁补之为其叔父所作,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在古代,挽歌是一种传统的哀悼形式,通常用于悼念逝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晁补之对其叔父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描绘了厅堂内生机勃勃的竹子,寄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象征着诗人对叔父品格的赞美。接下来的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惋惜,虽然未曾学习过南宫的书法,但对叔父的敬仰之情使他无法忍心在墓碑上刻下铭文。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反映了诗人与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围绕着对亲人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表现了人对生命脆弱与情感深切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南宫笔”指的是谁的书法?
A. 李白
B. 南宫适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青青”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竹子
B. 草地
C. 花朵
D. 书法
诗人对叔父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怀念与敬仰
C. 失望与愤怒
D. 疏离与冷淡
答案:
对比晁补之的挽歌与李白的《庐山谣》,二者虽主题不同,但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与对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