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二》

时间: 2025-05-12 07:50:56

诗句

不应无手是无拳,且看毛端现四天。

似向吾家得消息,鼓山余响尚轰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50:56

原文展示:

不应无手是无拳,且看毛端现四天。似向吾家得消息,鼓山余响尚轰然。

白话文翻译:

这并非没有手,而是没有拳头。且看那毛端已经显现在天空。似乎有来自我家传来的消息,鼓山的余音依然轰鸣不绝。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拳:没有拳头,暗示力量的缺乏。
  • 毛端:指云彩的边缘,或指天边的光彩。
  • 四天:四面八方,指广阔的天空。
  • 鼓山:指的是某个山名,可能与佛教有关,象征声音的传递。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鼓山”,可能指的是佛教寺院或与佛教相关的地方,象征着传递佛法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5年-1121年),字希哲,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的时期,诗人通过佛教意象表达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人在反思人生的同时,又寄托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不应无手是无拳”以反问的形式引入,暗示在面对困境时,人的力量并非完全缺乏,可能隐含着内心的挣扎与渴望。接着“且看毛端现四天”,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在描绘一幅辽阔的天空,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似乎与家乡的联系更加紧密,“似向吾家得消息”,暗示着一种对于故乡的思念与牵挂。同时,“鼓山余响尚轰然”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更是对情感的传递。余音绕梁,似乎在提醒人们珍视那些曾经的回忆与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应无手是无拳:这句通过否定的方式强调人并非无能,而是缺乏力量,暗含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2. 且看毛端现四天:此句描绘了天空的景象,似乎在传达一种希望与光明的感觉。
  3. 似向吾家得消息: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暗示着与自然的连接。
  4. 鼓山余响尚轰然:最后一句以“鼓山”的余音作为结尾,象征着情感的延续和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无拳”比作缺乏力量,形象而生动。
  • 拟人:通过“余响”赋予声音以生命,表现情感的延续。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和意境上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反思,传达了对力量的渴求、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无拳:象征力量的缺乏与无奈。
  • 四天:代表广阔的天地,象征希望与未来。
  • 消息:象征着与故乡的联系、情感的寄托。
  • 鼓山:象征佛教的声音与信仰,传递着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晁补之
    • D. 苏轼
  2. “不应无手是无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人没有能力
    • B. 人有潜力但未能发挥
    • C. 人需要依靠他人
    • D. 人失去希望
  3. “鼓山余响尚轰然”中“鼓山”可能隐喻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佛教的声音
    • C. 家乡的回忆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王维的作品都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静谧、深远的意境,而晁补之则更注重情感的流露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晁补之诗文集》

相关查询

代送礼悦杨侍郎帅江陵 大雪感怀 答传宪 催花 次知县花名诗韵 次韵赵俞宣德石博山香台 次韵卫庆阳使君送别这章 次韵使君湖庄歌 次韵李晦父炎早梅 次韵晦父喜雨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买补 雨蓑烟笠 禾字旁的字 尊明 撒手人寰 不可饶恕 彐字旁的字 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航海 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包含芳的词语有哪些 事开头的成语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寒菊 耒字旁的字 玩忽 生开头的成语 以为口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