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08:38
自画山水寄无斁题其上
晁补之
湘吴昔穷览,怀抱自难忘。
毫素开尘牖,江山入草堂。
寄君花县里,虚我竹林傍。
何物酬斯赠,清诗要一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湘江和吴地的怀念,心中难以忘却的情感。窗前的笔墨轻轻挥洒,山川美景便映入草堂之中。我将这幅山水画寄给你,旁边空荡荡的是竹林。用什么来回报这样的赠礼呢?我只想要一袋清雅的诗篇。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子明,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兼擅词、文、书法。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雅致,常以山水为题材。
这首诗写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简单而纯粹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与吴地的美丽山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这些美景的怀念与思索。诗的开头用“湘吴昔穷览”引入,展示了诗人对过往旅行经历的回忆,情感真挚而深厚。接着“毫素开尘牖,江山入草堂”则通过书法艺术的描写,呈现了自然景观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存,显示了诗人生活的质朴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寄君花县里,虚我竹林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竹林的意象不仅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也暗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结尾的“何物酬斯赠,清诗要一囊”则是对友情的期待与回报,诗人希望以清雅的诗篇作为对友人山水画的回馈,展现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与相互欣赏。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友谊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文人的情感与审美取向,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方是?
A. 长江、黄河
B. 湘江、吴地
C. 泰山、华山
D. 西湖、洞庭湖
“何物酬斯赠”的意思是?
A. 用什么来回报这份礼物
B. 赠送什么礼物
C. 寄信给朋友
D. 画山水
诗中“竹林”象征什么?
A. 财富和名声
B. 高洁的品德
C. 繁华的生活
D. 诗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