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29:12
满庭芳(赴信日舟中别次膺十二钗) 作者:晁补之 〔宋代〕
鸥起苹中,鱼惊荷底,画船天上来时。
翠湾红渚,宛似武陵迷。
更晚青山更好,孤云带远雨丝垂。
清歌里,金尊未掩,谁使动分携。
竹林高晋阮,阿咸潇散,犹愧风期。
便弃官终隐,钓叟苔矶。
纵是冥鸿云外,应念我垂翼低飞。
新词好,他年认取,天际片帆归。
在水边,鸥鸟在水草中起飞,鱼儿在荷叶下惊动,画船仿佛从天上飘来。
翠绿的湾水和红色的沙洲,宛如武陵仙境一般迷人。
傍晚时分,青山更显得美丽,孤云带着远处的雨丝低垂。
在清歌声中,金杯尚未盖好,谁又能使我们分开携手呢?
竹林高处,阮籍高唱,阿咸悠然自得,仍感到辜负了风雅的约会。
我宁愿丢掉官职,终老隐居在苔藓覆盖的岩石上。
即使是冥鸿在云外翱翔,也应当记得我低飞的身影。
新词好听,等到来年再来认领,天边有一片帆归来。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义白,号溶翁,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舟中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舟中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象,激发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思考。
晁补之的《满庭芳》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词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滨的景色,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句“鸥起苹中,鱼惊荷底”,生动地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画面,鸥鸟的飞起与鱼儿的惊跃,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气氛。接着,词人通过“翠湾红渚,宛似武陵迷”的描绘,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理想境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而在表达离别的情感时,词人通过“清歌里,金尊未掩”,展示了宴席上的欢愉与友情的珍贵,反衬出离别时的惆怅。后半部分通过高歌的竹林与隐居的意愿,表现了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晁补之作为词人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感伤。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与情感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鸥起苹中,鱼惊荷底”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词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武陵”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