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43
千秋岁(次韵吊高邮秦少游)
作者: 晁补之
江头苑外。常记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
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岩鼓断,杯盘藉草犹相对。
洒涕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惊涛自卷珠沈海。
在江边的花园外,我常常记得和你一起退朝的日子。飞骑的马蹄声和鸣响的车铃声交织在一起。
齐国的歌声环绕着扇子,赵国的舞姿随着风飘动。岩石上的鼓声断绝,杯盘依然在草地上相对而放。
哭泣的人,谁能理解这样的情感呢?我醉卧在藤阴下,心中充满了离愁。人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词句。
兔园里的高宴变得寂静,虎观的游玩也已改变。重重的感慨涌上心头,惊涛骇浪自海底卷起珍珠沉没。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允文,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是当时的文学家和官员,以其作品的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晁补之对友人秦少游的怀念之情,表现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千秋岁》展现了晁补之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与友人一起退朝的美好回忆,随着音乐和舞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温馨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逐渐转向对已逝友人的哀思,表现出深沉的孤独和惆怅。诗中对比强烈,盛宴的喧闹与孤寂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结尾部分的“惊涛自卷珠沈海”意象的使用,使得整首诗在感慨中带有一种豪迈之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齐讴”与“赵舞”,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洒涕谁能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惊涛自卷珠沈海”主要是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