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千秋岁(次韵吊高邮秦少游)》

时间: 2025-04-26 21:57:43

诗句

江头苑外。

常记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岩鼓断,杯盘藉草犹相对。

洒涕谁能会。

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惊涛自卷珠沈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43

原文展示:

千秋岁(次韵吊高邮秦少游)
作者: 晁补之

江头苑外。常记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
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岩鼓断,杯盘藉草犹相对。
洒涕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惊涛自卷珠沈海。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花园外,我常常记得和你一起退朝的日子。飞骑的马蹄声和鸣响的车铃声交织在一起。
齐国的歌声环绕着扇子,赵国的舞姿随着风飘动。岩石上的鼓声断绝,杯盘依然在草地上相对而放。
哭泣的人,谁能理解这样的情感呢?我醉卧在藤阴下,心中充满了离愁。人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词句。
兔园里的高宴变得寂静,虎观的游玩也已改变。重重的感慨涌上心头,惊涛骇浪自海底卷起珍珠沉没。

注释:

  • 江头苑外:指江边的花园外。
  • 常记同朝退:常常记得和你一起退朝的情形。
  • 飞骑轧,鸣珂碎:飞奔的骑马声和响亮的车铃声交织。
  • 齐讴云绕扇:齐国的歌声像云一样围绕着扇子。
  • 赵舞风回带:赵国的舞姿随着风飘动。
  • 洒涕谁能会:哭泣的人,谁能理解这种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允文,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是当时的文学家和官员,以其作品的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晁补之对友人秦少游的怀念之情,表现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千秋岁》展现了晁补之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与友人一起退朝的美好回忆,随着音乐和舞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温馨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逐渐转向对已逝友人的哀思,表现出深沉的孤独和惆怅。诗中对比强烈,盛宴的喧闹与孤寂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结尾部分的“惊涛自卷珠沈海”意象的使用,使得整首诗在感慨中带有一种豪迈之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头苑外:设定地点,暗示回忆的场景。
  • 常记同朝退:通过“同朝退”强调与友人的亲密关系。
  • 飞骑轧,鸣珂碎:声音的描绘,体现出热闹的场景。
  • 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文化的交融,展现当时的繁华。
  • 洒涕谁能会:表现诗人的孤独与理解的渴求。
  • 醉卧藤阴盖:醉卧的状态更突显内心的悲伤。
  • 人已去,词空在:友人已去,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词句。
  •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宴席的寂静与游玩的改变,反映生活的变化。
  • 惊涛自卷珠沈海:以海浪和珍珠做比喻,表达生命的起伏和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惊涛自卷珠沈海”比喻人生的波折。
  • 对仗:如“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增强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 江头苑外:象征回忆与友谊的地方。
  • 飞骑、鸣珂:代表热闹与繁华的生活。
  • 醉卧藤阴:象征放纵与对悲伤的逃避。
  • 惊涛:象征人生的波折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齐讴”与“赵舞”,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 A. 战争
    • B. 音乐与舞蹈
    • C. 诗歌
  2. “洒涕谁能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孤独与惆怅
    • C. 愤怒
  3. 诗的最后一句“惊涛自卷珠沈海”主要是表达什么?

    • A. 生命的无常
    • B. 生活的乐趣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晁补之的《千秋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晁补之更侧重于友谊与离愁,苏轼则更注重个人的孤独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红茶花 诗品二十四则。冲淡 漫书五首 诗品二十四则。雄浑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 诗品二十四则。豪放 重阳四首 步虚 早春 白菊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敏决 包含骠的词语有哪些 一言千金 荣古陋今 杨朱泣岐 龜字旁的字 同义 舌字旁的字 私政 靑字旁的字 妄语 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包含屈的词语有哪些 艳美无敌 耳刀旁的字 幼童 偷闲躲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