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2:54
作者:苏轼 〔宋代〕
类型:古诗词
法花下有散郎亭,老树荒崖如有情。
欢戚已随时事去,壁间只有古人名。
在法花树下有座散郎亭,老树在荒崖上仿佛有情意。
欢愉与忧愁都随着时事而去,墙壁上只剩下古人的名字。
“散郎亭”可能与古代隐士或游子的生活态度相联系,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情境。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北宋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以其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创作背景: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这段经历使他更加关注自然与人生。他的诗词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
《散郎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思索。首句写景,法花树下的亭子给人一种闲适而又清幽的感觉,老树与荒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孤寂而又深沉的情感。第二句则将欢愉与忧伤的情绪与时事相联系,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变迁,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最后以“古人名”收尾,既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又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渺小。整首诗中,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使读者体悟到那种哀伤而又美好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蕴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苏轼特有的哲理思辨。
诗词测试:
“法花下有散郎亭”中“法花”指的是什么?
“欢戚已随时事去”中“欢戚”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散郎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索,但苏轼更偏向于对历史与时间的感悟,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个人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