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5:40
骊山?
君门如天深几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
林深雾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猿鹤怨。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这首诗描绘了骊山的壮丽与皇权的奢华,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力与安稳的深思和对历史的警示。诗中提到君王如同坐在法宫之中,尽管人生难得安稳,但为何要来到骊山这般奢华之地。而骊山连接着金阙,楼观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山林深处雾气弥漫,八匹骏马难以辨认,日出日落间,六龙辛苦奔波。六龙自西而去,悲风吹入华清院,霓裳羽衣的歌舞已然消散,麋鹿游玩,猿鹤却在哀怨。诗人感叹自己年岁已高,满地落花无人打扫,羯鼓楼高挂着夕阳,长生殿已被青草覆盖。可惜吴楚两国的鸡鸣台尚未建立,已然令人悲伤,长杨五柞的汉朝幸免于难,而江都楼却使隋朝自迷。自古以来,留连于名利多使国家倾覆,奢华宴饮与毒酒令人堕落。历史所警示的三风十愆,未必需要骊山来亡国。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文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以词作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
《骊山》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低谷期。诗中表达了对权力、奢华的反思与警惕,暗含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尤其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批判。
《骊山》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苏轼以骊山为背景,通过描绘王宫的奢华与自然的苍凉,反映了对权力的深刻思考与对历史的警示。诗中“君门如天深几重,君王如帝坐法宫”,开篇便设置了宏大的场景,展现了权力的深邃与神秘。紧接着,诗人以“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自问自答,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奢华享乐的质疑。
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不仅展现了骊山的壮丽风光,还暗示了权力的虚幻与无常。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的景象愈发迷离,诗人通过对“林深雾暗迷八骏”的描写,表现出对权力与奢华的迷惑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来反思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逝去盛世的惋惜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他总结历史的教训,警示人们要警惕名利的诱惑,以免重蹈覆辙。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性。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反思历史的教训,警示人们要警惕权力与奢华的诱惑,珍惜安定的生活。诗人通过对骊山的描绘与历史的警示,传达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骊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六龙”象征什么?
A. 皇帝的威严
B. 自然景象
C. 诗人的情感
D. 田园风光
诗中“羯鼓楼高挂夕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
C. 愤怒
D.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