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1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19:20
濠州七绝 浮山洞
人言洞府是鳌宫,
升降随波与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见,
乾坤浮水水浮空。
有人说这个洞府是海底的龙宫,
随着潮汐的升起和降落与海洋相连。
我们坐在船上又怎么能够看见,
天地之间的浮水,水面却仿佛在空中漂浮。
“鳌宫”是传说中的海王宫殿,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常常用来象征神秘和壮丽的景象。诗人通过引用这一典故,表达了洞府的非凡与美丽。诗中提到的“升降随波”则与海潮的变化相呼应,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变化无常。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广泛涉及政治、哲学和自然等多个领域。
《濠州七绝 浮山洞》作于苏轼在濠州任职期间。他在诗中描绘了浮山洞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渺小的思考。此时,苏轼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政治生涯的波折使他更加关注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浮山洞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切观察与思考。开头的“人言洞府是鳌宫”便引入了神秘的色彩,将洞府与古代传说联系起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中“升降随波与海通”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潮汐的变化,展现了水的流动性和生命力。
而“共坐船中那得见”,则带有一丝无奈,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尽管眼前有美丽的景色,但舟中人无法全面感知它的壮丽。最后一句“乾坤浮水水浮空”,则通过奇妙的意象让人感觉天地如同浮在水面上,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传达了诗人对宇宙关系的哲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示了人类对天地的依赖和感悟,具有深刻的哲学意涵。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浮山洞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渺小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在面对壮丽自然时的敬畏与思索。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鳌宫”是指什么?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水具有___的特点,象征着生命的流动。
《望岳》(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比分析: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了对高山的敬仰与渴望,强调人的雄心壮志;而苏轼在《濠州七绝 浮山洞》中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