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0:23
种竹几千个,结亭三四椽。
游人多寂静,啼鸟亦留连。
酒有陶公爱,林希阮氏贤。
我来归路远,跃马古城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竹林亭子的景象,作者种植了几千根竹子,搭建起三四间小亭子。游人来到这里时,周围显得十分宁静,连啼叫的小鸟也不愿离去。酒是陶渊明所喜爱,竹林中有阮籍这样的贤人。我此时归家的路途遥远,只能骑马经过古城的边缘。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梦云,号松溪,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景色,融入个人情感,体现了平和、恬淡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隐居生活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时代,社会动荡,士人多选择隐居以逃避政治纷争,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翠竹亭》是一首描绘竹林亭子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种竹、搭亭、游人、啼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和谐的自然环境。诗的开头“种竹几千个,结亭三四椽”直接引入了主题,简单明了地展示了作者的劳动成果。接下来,诗人用“游人多寂静,啼鸟亦留连”来渲染环境的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而“酒有陶公爱,林希阮氏贤”则引申出一种文化的内涵,陶渊明和阮籍都是隐士的代表,象征着对自然和洒脱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我来归路远,跃马古城边”则突出了诗人的游子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在宁静中留存了人文情怀,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公”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内容?
A. 爱情
B. 生活困扰
C. 自然与隐逸
D. 战争
诗中“啼鸟亦留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宁静
C. 喜悦
D. 惆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翠竹亭》与王维的《鹿柴》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但《鹿柴》更注重于山水的壮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而《翠竹亭》则着重于竹林的幽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山水,后者则偏向竹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