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31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我不知道香积寺,走了数里才到云峰上。
古老的树木间没有小路,深山里钟声传自何处呢?
泉水声在悬崖石头上低吟,阳光照在青松上显得冷清。
薄暮时分,空荡荡的潭水曲折,禅静的心境抑制着心中的烦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安禅”与佛教文化有关,表达了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哲理思考,风格清新淡雅,常融入个人的感悟与情怀。
创作背景:
王维在仕途上多次遭遇波折,晚年选择隐居,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写于他隐居期间,表达了对香积寺的向往和对深山幽静生活的热爱。
《过香积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的开头“我不知道香积寺”,引入一种探索的心态,表现出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接下来的“数里入云峰”描绘了到达香积寺的艰辛旅途,仿佛在暗示追求心灵宁静的道路并不平坦。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古树与无人小径构成了一幅寂静的画面,钟声的来源让人思考,似乎在询问内心的宁静究竟来自何处。紧接着,泉声与日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与内心的安详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在薄暮中,潭水的曲折象征着人生的复杂,而安禅则是对内心烦恼的克制与超越。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个和谐的统一,表现了王维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
逐句解析: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香积寺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王维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和佛教的禅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过香积寺》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香积寺”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隐逸与精神寄托
C. 战争
D. 家庭
“泉声咽危石”中的“咽”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A. 吼叫
B. 嘶哑
C. 低沉
D. 哭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过香积寺》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美,但王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禅意,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激情,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王维的作品注重意境的营造,而李白则注重情感的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