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42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
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
登上春台眺望山峦,眼前的风景尽是趣味,难以穷尽。
夕阳西下,平坦的田埂上,花丛中映出霞光和山峰的色彩。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春台”可以理解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象征,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唐代诗人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春台即为此类意象。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少山,晚号清江居士,生于公元约730年,卒年不详。他是“温庭筠派”的代表之一,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热爱。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登台》是钱起一首颇具情趣的山水诗。整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山景,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修养。首句“望山登春台”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画面。诗人在此处不仅是在描述自然风光,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欣赏。
接下来的“目尽趣难极”,更是体现了他对所见美景的陶醉。这里的“趣”字,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生活的乐趣,暗示了诗人在此刻的心境是愉悦和满足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花丛中的霞光与山峰的色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给人以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同时也引发我们对自然美的感悟与珍惜。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特征。
诗中的“春台”指的是什么?
“目尽趣难极”中的“趣”指什么?
此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其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李白的《庐山谣》则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气势。两者在风格与意境上与钱起的这首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唐诗在表达自然美时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