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晚归鹭》

时间: 2025-04-26 23:11:44

诗句

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晚。

忽背夕阳飞,乘兴清风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1:44

原文展示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晚归鹭
作者:钱起 〔唐代〕

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晚。
忽背夕阳飞,乘兴清风远。

白话文翻译

在池塘上静谧的景象让人难以厌倦,正值黄昏时分,云彩间似乎想要归去。忽然,一只白鹭背对着夕阳飞起,乘着兴致向着清风远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池上:指池塘上,强调环境的宁静。
  • 静难厌:静谧的景象让人难以厌倦。
  • 云间:云彩之间,描绘了黄昏的天空。
  • 欲去晚:想要在晚间离去。
  • 忽背:突然背对着。
  • 夕阳:指落日,暗示时间的推移。
  • 乘兴:带着兴致,表现出一种愉悦的状态。
  • 清风远:乘着清风远去,表现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提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晚归的鹭鸟,隐含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符合唐代文人对自然的赞叹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10-765),字仲明,号香山,晚唐诗人,曾任职于地方政府。其诗风清新雅致,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而真挚。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蓝田溪杂咏》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特别是晚归鹭的描写,表达了他在黄昏时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美好自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晚归鹭》是钱起《蓝田溪杂咏》中的一首,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核心特征。诗人通过描绘黄昏的池塘与归来的白鹭,传达了一种幽静与和谐的美感。诗的开头“池上静难厌”便设定了一个静谧的背景,描绘了晚归的宁静时光。接着,诗人通过“云间欲去晚”,展现出黄昏时分的云彩和即将离去的时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忽背夕阳飞”一句,鹭鸟的飞起与夕阳相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最后的“乘兴清风远”更是将情感推向高峰,诗人以白鹭的自由飞翔,传达了他心中向往自然与悠然自得的情怀。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正是唐代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池上静难厌:强调池塘上的宁静,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云间欲去晚:描绘了黄昏时,云彩似乎要离去的情景,隐喻时间的流逝。
  • 忽背夕阳飞:鹭鸟在此时飞起,形成了与夕阳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动态美。
  • 乘兴清风远:鹭鸟乘着清风远去,表现出一种洒脱、自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夕阳”与“清风”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拟人:将白鹭的飞翔赋予了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象征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
  • 白鹭:象征纯洁、自由,表达诗人向往自然的情感。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 清风:象征自由与愉悦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池上静难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池塘的厌倦
    B. 对宁静景象的喜爱
    C. 对云彩的向往

  2. “忽背夕阳飞”中的“背”有何意?
    A. 指向
    B. 背对
    C. 反对

  3. 诗人通过白鹭的飞翔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逃避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的热爱。
  • 李白《早发白帝城》:展现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钱起与王维的作品都强调自然的美与内心情感的融合,但钱起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观察,王维则更为宏观,常常将自然景象与哲理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奉和李元叔察院秋怀 舟中即事 自铅山如鹅湖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偶成梅咏三首 种竹 又次韵四首 和周守登楼对雪 其二 再次前韵六首 今春花卉盛时黄雾连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诗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烤蓝 何暇 玉米糊糊 歺字旁的字 掉舌鼓唇 朦朦忪忪 望门投止 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趺踝 三撇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楚馆秦楼 皮字旁的字 耆儒硕老 祝寿延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