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塞上听吹笛》

时间: 2025-04-26 21:13:19

诗句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3:19

原文展示: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白话文翻译:

在雪白的胡地,牧马人归来,
月光下,羌笛声在戍楼间回荡。
我向你问梅花在哪里落下,
只见风吹了一夜,满山都是花瓣。

注释:

  • 胡天:指的是胡人居住的边疆地区。
  • 牧马:指放牧马匹,暗示边疆生活。
  • 羌笛:羌族的笛子,常在边防地带吹奏。
  • 戍楼:边防的瞭望塔。
  • 借问:借此机会询问。
  • 梅花:春天的象征,常用于表达思乡情。
  • 满关山:关山指的是边界,形容梅花飘落如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2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边塞诗人”,以其豪放、雄浑的风格著称。高适生活在盛唐时期,参与了多次边疆征战,创作了许多描写边塞生活和战争的诗篇。

创作背景:

《塞上听吹笛》写作于高适的边塞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边疆生活的感受。作品中描绘了雪后的宁静和月光下的音乐,传达出一种孤寂而又美丽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塞上听吹笛》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唐代边塞生活的独特魅力。诗的开头,通过“雪净胡天牧马还”一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氛围,描绘了边疆雪后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诗人提到“月明羌笛戍楼间”,羌笛声在月光下悠扬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边疆士兵的思乡情怀,这种音乐的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借问梅花何处落”,则引出了诗人对梅花的思考,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与美丽,而“风吹一夜满关山”一句则展现了梅花在风中的飘落,仿佛是诗人思乡之情的具体化。这一系列意象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边塞生活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乡愁与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净胡天牧马还

    • 雪后的边疆,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牧马者归来,展现了边疆的生活气息。
  2. 月明羌笛戍楼间

    •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戍楼,羌笛声悠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忧伤的氛围。
  3. 借问梅花何处落

    • 诗人以借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梅花的思考,暗示着对故土的思念。
  4. 风吹一夜满关山

    • 一夜之间,风将梅花吹落满山,象征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飘落比作时光的流逝。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雪、月亮、羌笛、梅花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边疆生活的感慨。诗人用梅花的意象反映出坚韧和孤独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和宁静。
  • 月亮:代表着思念与孤独。
  • 羌笛:传达出边塞文化的独特性。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填空:诗中提到的乐器是__
  2. 判断题: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3. 选择题:全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1. 羌笛
  2. D. 冬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边塞的壮丽景象,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强调景的壮观。高适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高适诗文集》

相关查询

醉吟商小品 四月初一夜闻杜鹃,是夜履平来宿,遂邀同赋。履平有《踏莎行》一首甚美,惜今佚其稿 醉吟商小品·浔溪道中和白石韵 醉吟商小品 醉吟商小品 醉吟商小品 燕归来 燕归来,为胡伯孝题黄穆父古鼎山茶图 燕归来 撼庭秋 撼庭秋 不能为母亲上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等不及 化腐朽为神奇 孺子可教 乚字旁的字 引申触类 饘蔬 封金挂印 靑字旁的字 成结尾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绪的词语有哪些 瓦影之鱼 两全其美 毋字旁的字 庑殿 彑字旁的字 人自为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