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41:35
举国无人分智囊,满川龙血战玄黄。
百年驯致文明地,一日尽为荆棘场。
关辅渴思王镇恶,蜀人尤喜杜黄裳。
小臣试草中兴颂,准拟还京奉上皇。
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人能够分担智慧的重任,满江满河都是为了争斗而流的血。
经过一百年的辛勤耕耘,建立的文明之地,今天却变成了荆棘丛生的荒场。
关辅对王镇的恶行感到渴望与思念,而蜀地的人们尤其喜欢杜甫的诗歌。
小臣试图在草野中歌颂国家复兴的事业,准备向皇帝上奏这首诗。
作者介绍:王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感受到国家的纷乱与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文明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希望。
本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国家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首句“举国无人分智囊”揭示出国家的智慧被忽视,接着“满川龙血战玄黄”则进一步加深了战争带来的血腥与痛苦。诗人在描述了国家的惨状后,提到“百年驯致文明地”的辉煌与“一日尽为荆棘场”的悲剧,强调了文明的脆弱。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文化的依恋,尤其是杜甫的诗歌,代表着在动乱中依然存在的文化力量。最后一句提及“小臣试草中兴颂”,不仅显示了对国家复兴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希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国家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文明脆弱性的警惕,以及对未来复兴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文明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历史的忘却
答案:B
“满川龙血”中的“龙血”比喻什么?
A. 美丽的自然景观
B. 战争中的鲜血与牺牲
C. 丰收的喜悦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蜀人”对哪个诗人的作品特别喜爱?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阮的《九日有感一首》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出战乱对国家与人民的影响,但王阮更强调对未来的希望与复兴的期待,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却都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教训与人们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