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酬王阮亭先生见寄 其三》

时间: 2025-07-27 11:19:06

诗句

何事中朝旧,他年愿卜邻。

乘时朱虎让,失意绮黄亲。

斜日依台柏,惊风荡塞尘。

请公树奇绩,容我乐芳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19:06

原文展示:

何事中朝旧,他年愿卜邻。
乘时朱虎让,失意绮黄亲。
斜日依台柏,惊风荡塞尘。
请公树奇绩,容我乐芳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旧日友谊的怀念。诗人感叹为何在朝廷中相识的旧友,期待在未来能成为邻居。面对时局的变迁,他希望能乘机而为,但又感到失意与挫折。斜阳照在台边的柏树上,惊风吹起了塞外的尘土。最后,诗人请求朋友能树立伟大的成就,让他在这春天里共享欢乐。

注释:

  • 何事:何以、为什么。
  • 中朝:指当时的朝廷。
  • 朱虎:朱虎象征权势或机会。
  • 绮黄亲:指美丽的黄花和亲密的朋友,表明失意的状态。
  • 斜日:夕阳,光线渐弱。
  • 台柏:指台阶上的柏树,象征稳重。
  • 塞尘:边塞的尘土,象征动荡和不安。
  • 奇绩:伟大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执信(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梅溪,生于明末,因其诗作清新自然,且多描写山水田园,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感受到政治的不安与个人的失意,借友谊的寄托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开头两句“何事中朝旧,他年愿卜邻”将诗人的思绪引入对往昔的追忆,表达出对旧友的怀念与期望,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接着,诗人提到“乘时朱虎让,失意绮黄亲”,暗示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斜阳和惊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在此背景下,诗人发出“请公树奇绩,容我乐芳春”的呼唤,既是对朋友的期望,也是对自己未来的鼓励。这种自我激励的精神,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管面临困境,但仍希望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怀旧之情,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事中朝旧:为何在朝中有旧友,表明对旧日友谊的思念。
  • 他年愿卜邻:希望未来能成为邻居,寄托对友谊的向往。
  • 乘时朱虎让:想要把握时机,勇于争取。
  • 失意绮黄亲:对生活的失落感与对亲情的依恋。
  • 斜日依台柏:夕阳照在柏树上,象征时间的流逝。
  • 惊风荡塞尘:意象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势。
  • 请公树奇绩:希望朋友能有所成就,激励自己。
  • 容我乐芳春:希望能在春天里共享快乐,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朱虎”比作机会,赋予其象征意义。
  • 对仗:如“斜日依台柏,惊风荡塞尘”,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虎:象征机遇与权势。
  •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台柏:象征稳重与坚韧。
  • 芳春:象征希望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中朝”指的是: A. 诗人的生活环境
    B. 政治权力中心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朱虎”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机会与权势
    C. 失意
    答案:B

  3. “斜日依台柏”中的“斜日”指的是: A. 早晨的阳光
    B. 傍晚的夕阳
    C. 中午的阳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更侧重于离别的感伤。
  • 李白《夜泊牛津》:表达了对自由与人生的追求,心境较为洒脱,与赵执信的内敛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晴 初夏闲步村落间 斋中杂题四首 其一 久雨喜晴十韵 溪行二首 其一 对镜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渔家傲 寄仲高 过灵石三峰 洞庭春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群情欢洽 御药院 彻明 镸字旁的字 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建倡 懊悔无及 爱博不专 后不为例 麥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忠懿 蛟龙失水 唧唧嘎嘎 包含思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屑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