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1:0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1:06:46
赐萸同得帝城游,
佛阁凭看尽蓟丘。
鳷鹊自临平乐左,
芙蓉犹在曲江头。
群公皂帽寻僧日,
三载黄花对客秋。
只为清时终可恋,
白云何处不沧洲。
在秋天的九日,我们一同游玩帝城,
在佛阁上俯瞰遥远的蓟丘。
喜鹊自然而然地停在平乐的左边,
而芙蓉花依旧在曲江的岸头盛开。
许多公子穿着黑色帽子寻访僧人,
三年的黄花在秋天对着客人绽放。
只是因为在这清幽的时光中终究会令人留恋,
那白云飘荡的地方,何处不是沧洲呢?
欧大任,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见长。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助与友人同游的契机,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游玩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赐萸同得帝城游”,明确了游玩的时间和地点,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秋季的美丽。诗中提到的“鳷鹊自临平乐左”与“芙蓉犹在曲江头”,不仅为诗句增添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也传达出一种安宁与和谐的氛围。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群公皂帽寻僧日”,将时光的流逝与友人的相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白云何处不沧洲”,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然与洒脱的态度。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思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诗中提到的“赐萸”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白云何处不沧洲”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愉悦
C. 追忆与感慨
D. 忧伤
诗中的“鳷鹊”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吉祥
C. 忧愁
D.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