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5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56:55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曾见竹篱和树夹,高枝斜引过柴扉。
对门独木危桥上,少妇髻鬟犹戴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卖梅花的情景。诗人曾见到竹篱和树木相夹的地方,高高的树枝斜斜地伸过了柴扉。对面的独木桥上,一位年轻的少妇仍然梳着发髻,准备回家。
该诗描绘的场景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廷秀,号白云,宋代诗人。他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用于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景观。
该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期,诗人常常寄情于山水花木,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通过描写卖梅花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及其象征的坚韧和高洁。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表现了梅花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前两句“曾见竹篱和树夹,高枝斜引过柴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田园气息。竹篱和树木的结合,仿佛是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乡村氛围。
后两句“对门独木危桥上,少妇髻鬟犹戴归”则进一步丰富了场景。这里的少妇形象生动,带给人一种生活的气息。她的发髻象征着年轻、美丽与归属,暗示着对生活的期待与对家庭的归属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和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简单的乡村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独木危桥”指的是什么?
a) 一座用石头搭成的桥
b) 一根大树木搭成的桥
c) 一座铁桥
“少妇髻鬟犹戴归”中的“犹”是什么意思?
a) 仍然
b) 马上
c) 从来
诗人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在什么地方?
a) 城市
b) 乡村
c) 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