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3:06
原文展示:
答了素上人用其韵
梅尧臣
予心每淡泊,世路多变诈。
枭鸣与鹏怪,何用思弹射。
空山虽夜行,猛虎终不怕。
功名未逢时,壮士且出胯。
七尺无竞躯,市人应亦讶。
有香知害身,抉脐见穷麝。
一朝珠出渊,百金未酬价。
尔寻远公去,絜钵庐峰下。
我趋仁义急,不解如陶谢。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常常淡泊宁静,世间的道路却多变化与欺诈。
枭鸣与鹏鸟奇异的存在,何必思虑它们的飞行与射击?
空山虽然夜间行走,猛虎终究不怕。
功名未曾遇到时机,壮士暂且出胯而行。
七尺的身体没有竞逐,市井之人也会感到惊讶。
香气虽好,却知其有害,挖肚子可见穷麝的下场。
一朝珠子从深渊中出现,百金也不能报偿其价值。
你去寻找远公,洁净的钵在庐峰之下。
我急于追求仁义,却不明白陶渊明的洒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致力于诗歌及散文创作,风格清新脱俗。梅尧臣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常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漠与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与一位名为素上人的友谊交往之际,素上人是个追求高尚理想的人,梅尧臣以诗回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名利的看法。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答了素上人用其韵》展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枭鸣与鹏怪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异类事物的无所谓,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接着,以“空山虽夜行,猛虎终不怕”来比喻内心的坚定与不惧,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从容与自信。
“功名未逢时,壮士且出胯”显示出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时机的等待,反映了他并不急于追求名利,而是信任时机的到来。接下来的“七尺无竞躯”表明诗人不愿与世俗竞争,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认同。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尔寻远公去,絜钵庐峰下”,不仅是对友人的寄语,也是对高洁理想的向往,诗人急于追求仁义,却不完全理解陶渊明那种恬淡的洒脱生活。这种心理的矛盾与追求,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无不流露出对名利的超脱、对高洁理想的向往以及一种深邃的思考,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思考。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选择题:
诗中“猛虎”象征什么?
A. 勇气
B. 恐惧
C. 失败
D. 疲惫
诗人在追求什么?
A. 名利
B. 仁义
C. 财富
D. 权力
填空题:
判断题:
答案:
选择题:1. A 2. B
填空题:1. 鹏 2. 渊
判断题:1. 错 2.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