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39
但嗟识君迟,不恨春风恶。
风恶舟未前,置酒共谈谑。
渔歌还浦头,斜日下洲角。
明朝渡江去,相望便成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惆怅与期待。诗人感叹朋友的到来太迟,并不怨恨春风的恶劣。尽管风势不利,船却还没有启程,诗人与朋友在此举杯畅谈。渔夫的歌声在河畔回荡,斜阳映照在洲角。明天将要渡江而去,彼此的相望就如同昨日的回忆。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中提到的“舟”和“春风”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所常用的意象,象征着行船的旅程与时光的流逝。同时,诗人提到的“渔歌”也常在古诗中出现,代表着渔民的生活和自然的和谐。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天池,宋代文学家,擅长诗歌。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友谊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创作于梅尧臣与友人张十二相聚之际,反映了诗人在友人到来时的愉悦与即将离别时的惆怅。诗中的春风、舟行等意象也展现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情怀。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春日游玩的图景,诗人在赏心亭中宴饮,尽情畅谈,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和对春天的向往。开篇的“但嗟识君迟”道出了一种失落感,仿佛在说朋友的到来迟了些,让人对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惋惜。然而,紧接着的“不恨春风恶”则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尽管春风恶劣,依然可以聚在一起欢饮畅谈。
诗中提到的“渔歌还浦头”一语,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好,渔歌的回响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斜阳下的洲角,更是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些许温暖的色彩。最后的“明朝渡江去,相望便成昨”则是对次日分别的感叹,流露出浓浓的离愁。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到好处的意象,将友情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聚会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分别的惆怅,体现了诗人豁达而又深情的性格。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诗中提到的“春风”象征什么?
诗人对朋友到来的态度是?
诗中的“明朝渡江去”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