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5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51:04
高秋枕席凉,
昼寝还清旷。
不嘲君腹便,
独梦予尔访。
岂忘相规言,
仍记群小访。
始知端正心,
寐语尚不诳。
左忄右敞怳何谗人,
告子亦孟浪。
吾闻有尸虫,
伺恶多相尚。
耽睡受其惑,
子心恐成恙。
勉子守庾曹,
勿使兹物王。
魂交昧聪明,
寤後成清唱。
诵玩自省循,
徒尔增怊怅。
不能检细微,
遂使言屡贶。
虽然甚顽鄙,
内顾无过当。
仲尼称天厌,
季路犹行行。
何当谢勤诚,
为子倾嘉酿。
在凉爽的高秋夜晚,我枕着凉席入睡,
白天的午睡让我感到清新而空旷。
我并不嘲笑你心中所想,
我只是独自梦见你来访。
怎么能忘记我们曾经的约定,
我仍记得那群小伙伴的探访。
我才明白端正心态的重要,
在梦中所说的话语也是不虚假。
何必在意那些谗言,
像告子和孟氏一样,行事不谨慎。
我听说有尸虫,
总是伺机而动,恶意多多。
沉迷于睡眠会受到其迷惑,
我担心你的心会因此而受损。
我要勉励你守住自己的本分,
不要让这些东西来统治你。
若魂灵交错而失去明智,
醒来后只会成就清唱。
吟诵反思自省,
只会徒增郁结的怅惘。
不能细细地检视,
结果使得言语屡屡受到贿赂。
即使我很顽固和鄙陋,
内心自省也无过错。
孔子称天厌,
季路仍然在路上行走。
何时才能感谢你的勤奋,
为你倾心酿造美酒。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松月,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相约相见之际,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沉迷于梦境和谗言的警惕,体现出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和元之述梦见寄》以清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诗中不仅有对过去约定的回忆,更有对现状的反思和警示。诗人在梦中与友人相聚,仿佛回到了曾经的美好时光,然而梦醒后,现实中的种种困扰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与生活。
诗的开头通过高秋的凉爽与白昼的清明,传达了诗人的清醒与宁静。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开始探讨梦境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心灵的纯净与谗言的影响。通过对“尸虫”的隐喻,诗人警告朋友不要被外界的恶劣影响所困扰,应当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警惕,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理性与智慧。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最终引导读者思考内心的修养与自省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对外界谗言的警惕和对内心修养的反思,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清明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尸虫”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外界的恶意
C. 梦境
诗人希望朋友怎样对待外界的谗言?
A. 忽视
B. 在意
C. 反击
诗中提到的“仲尼”是谁?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