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5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59:28
斗大孤城,经几度英雄血战。都付与边城拥戟,野花缠箭。洗马寒江波万顷,栖鸦坏堞云千片。对西风有客赋登楼,同王粲。飞鸟外,苍烟淡。斜照里,青芜暗。记小车山路,冷枫红遍。桂树空成招隐句,榆关未了封侯愿。到而今辜负虎钤篇,龙泉剑。
这座孤独的城池经历了多少次英雄的血战,所有的荣光与悲壮都留给了边城的守卫者,野花缠绕着箭矢。寒冷的江水洗去战马的疲惫,千片云朵在破败的城墙上栖息。面对西风,有位客人登楼赋诗,仿佛与王粲同在。飞鸟在空中掠过,苍烟淡淡,夕阳斜照,青翠的草地显得暗淡。记得那小车驶过的山路,冷峭的枫树已经红遍。桂树下的诗句已成空谈,榆关外的封侯愿望依然未了。至今我对那篇《虎钤赋》和《龙泉剑》感到辜负。
易顺鼎(1640年-1710年),字惟庸,号元白,清代诗人,因其深厚的诗词功底而被誉为“诗家”。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风格苍劲有力。
这首《满江红》是作者登上榕城戍楼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赞美,又有对现状的沉思,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情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城的历史沧桑,展现出诗人对英雄斗争的敬意和对过往的怀念。开篇即以“斗大孤城”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悲壮的氛围,接着通过“经几度英雄血战”突出了战争的惨烈与历史的沉重。诗中多次提及“边城”、“寒江”等意象,暗示着诗人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思考。
而“对西风有客赋登楼”的意象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文人雅士的气息,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对未来的思考。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英雄豪杰的羡慕,也有对自身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历史诗,更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抒怀之作。诗人在表达对历史的敬仰时,也在反思自身的追求与价值,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关怀。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历史责任感与民族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孤城”象征什么?
“对西风有客赋登楼”中的“西风”暗示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泉剑”象征什么?
易顺鼎的《满江红》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易顺鼎更多地强调了民族情感与理想,而杜甫则展现了更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