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1:49
满江红 杭州西湖
作者: 朱帆 〔近代〕
十顷西湖,天酿就一池醇醁。曾醉倒东南半壁,几回倾覆。
当日但驱胡地马,而今已获中原鹿。是山河改换我重来,心弥足。
残碑字,从头读。青史恨,何堪续。
问苏堤杨柳,可添新绿。黄土有缘埋侠女,苍穹底事屈忠穆。
且倚栏长啸复长吟,英雄曲。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十顷的西湖,如同上天酿造的一池美酒,曾经让东南各地的人们陶醉不已,几度引发倾覆的情感。在过去,诗人曾驱逐外敌,而如今却获得了安宁和富饶。尽管山河已然改换,诗人的心境依旧深化。
残留的碑文字迹,我从头细读。历史的遗憾,如何能继续?问问苏堤的杨柳,是否能再添一抹新绿。埋葬在黄土中的侠女,仰天长叹,忠臣屈辱的事迹令人痛惜。
我倚栏长啸,再次吟唱英雄的曲调。
朱帆,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年间,作品多以历史题材和风景描写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受到当时文人青睐。
此诗创作于一个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通过西湖的美景,感叹历史的变迁,表达对家国的眷恋与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满江红 杭州西湖》不仅表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更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人以“十顷西湖”开篇,立刻引人入胜,描绘出西湖的浩瀚与壮丽。接着,诗人回忆历史,在对外敌的驱逐与内心的安宁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重性。
“残碑字,从头读”的意象,暗示着历史的记忆与遗憾,诗人试图通过阅读历史,来寻找答案和理想。接下来的“问苏堤杨柳,可添新绿”,则是一种希望的表达,寓意着在历史的阴影下,依然期待新生和复兴。
最后,诗人“倚栏长啸复长吟”,不仅是对英雄的歌颂,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呼喊,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力量。
整首诗通过西湖的美丽景象,引发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英雄人物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十顷西湖”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当日但驱胡地马,而今已获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完全遗忘。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