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5:41
莲洋诗格驾渔洋,
岳色河声镇大荒。
仙佛因缘拟裴孟,
公卿赠送重钱郎。
布衣闻望倾三省,
旅食艰难寄四方。
惭愧谁为宰相者,
奇才岂但骆宾王。
全诗翻译:
莲洋的诗风高远,超越了渔洋的平凡;岳阳的山色和河流的声音,安定了广袤的大荒野。仙佛的因缘让我想起裴孟(指裴松之和孟浩然),而公卿们赠送的厚重财富也让我想起了钱郎(钱谦益)。平民百姓的名声在三省之间传扬,旅居他乡的生活艰难困苦,依靠寄托而生存。我感到惭愧,谁才是真正的宰相?难道奇才不只是骆宾王一个人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苗令琮,清代诗人,生于福建,诗风清新雅致,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达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诗人受到时代动荡以及个人处境的影响,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人才的渴望。
《读莲洋集书后》是一首深具哲理和思考的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诗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和社会人事的深刻见解。首句以“莲洋诗格”开篇,强调了诗人的文学抱负和追求;“岳色河声”则描绘了自然的和谐与人文的交融,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中提及的裴孟和重钱郎,揭示了诗人与前辈诗人之间的共鸣与传承,同时也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对比。最后,诗人自问“惭愧谁为宰相者”,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这种对比和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艺术性,更富有哲理性,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强调了才华与理想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和文学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裴孟”是指哪两位诗人?
A. 王维与李白
B. 裴松之与孟浩然
C. 杜甫与白居易
D. 李贺与陆游
诗人对“宰相”的质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人才的重视与反思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欣赏
“布衣闻望倾三省”中的“布衣”指的是?
A. 高官
B. 平民百姓
C. 文人
D.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