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时间: 2025-07-30 12:32:38

诗句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32:38

原文展示: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白话文翻译:

据说王子仙留下了一匹骏马,润边是那匹马的遗址。当时的青云之路,连鸡犬都能获得。未必真有龙媒,只是悠然自得在平地而已。

注释:

  • 王子仙:传说中的仙人,常被称为王子,意指其超凡脱俗的地位。
  • 润边:指代马的遗迹,可能是指马的名字或地名。
  • 青云路:象征通往成功和高位的道路。
  • 鸡犬亦可致:比喻在那样的环境中,连鸡和狗都能获得成功。
  • 真龙媒:比喻仙鹤或神兽,暗指优秀的人才或机遇。
  • 悠悠在平地:形容一种淡然自得的态度,不拘泥于浮华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千里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以《岳阳楼记》而闻名,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强调责任与担当。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范仲淹游览嵩山时,表达了他对成功与机遇的思考。通过对马的传说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认识。

诗歌鉴赏:

在《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二·拜马涧》中,范仲淹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开头的“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既道出了传说中的神秘性,也引发了人们对成功之路的向往与追寻。而“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在理想的环境下,成功并非仅靠个人努力,而是时势所造。诗的最后一句“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则表达了对成功的淡然态度,指出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外在的名利,而是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种对成功的辩证思考,体现了范仲淹深邃的哲思与超然的境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智慧与哲理的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传说中,王子仙留下了一匹骏马,表明这匹马极其珍贵。
  •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在那样的环境中,连鸡和狗都能成功,说明机遇的普遍性。
  •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成功的标准并不一定是显赫一时,内心的宁静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成功比作“青云路”,暗示其高远与不易。
  • 夸张:用“鸡犬亦可致”夸大成功的容易,反衬现实的复杂。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成功的不同视角的探讨,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表达了对机遇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子仙:象征理想与超脱。
  • :象征才能与机遇。
  • 青云路:象征成功与理想之路。
  • 鸡犬:象征普通与平凡的成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子仙留下的是什么动物? A. 一只狗
    B. 一匹马
    C. 一只鸡
    D. 一只羊

  2. “鸡犬亦可致”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A. 只有人才能成功
    B. 成功需要特别的才能
    C. 在良好的环境下,任何生物都有可能成功
    D. 成功是偶然的

  3. “未必真龙媒”中的“龙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机遇或才华
    C. 一种食物
    D. 一种地点

答案: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范仲淹与苏轼在诗中都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范仲淹更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淡然,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范仲淹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子余母太夫人王氏挽诗 齐子余母太夫人王氏挽诗 平山堂 陪宪使登榕溪阁 偶作 偶得兄字再成一诗 南岩 南昌大阅 梦介卿感而有作 梦介卿感而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座结尾的成语 染工 幸爱 一无所有 車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欢忭鼓舞 宴席曲 鼻字旁的字 移日卜夜 只从 登开头的成语 包含甥的词语有哪些 蠢生生 更深人静 宝盖头的字 地网天罗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