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4:0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4:08:33
机杼声中络纬鸣,未亡人已久忘情。
玉楼赴召今何在,不问三生问再生。
在织布机的声响中,听到了秋虫的鸣叫,早已失去丈夫的女人已经很久忘却了情感。那座玉楼里召唤她的情人现在在哪里呢?她不再问三生三世的情缘,只想再度相生相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玉楼赴召”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对爱情的期盼与召唤。三生三世是指前世、今生、来世的情感联系,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作者介绍: 董文,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表现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运用典雅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一个经历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转折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未亡人的孤独,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书感》以清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未亡人对逝去爱情的思念。诗的开头“机杼声中络纬鸣”,通过织布的声音引入,使人感受到一种日常生活的背景,而络纬的鸣叫则为这一背景增添了浓厚的孤独与凄凉的气氛。未亡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早已忘却了情感,体现了她在失去丈夫后的无奈与沉默。
“玉楼赴召今何在”,这里的玉楼不仅是对爱情的寄托,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亡人在此刻的思索中,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问与渴望。最后一句“不问三生问再生”,将思念提升到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人对生死、缘分的追寻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生动的意象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爱情的执念与对生命的思考,既有个体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爱情的思考与追寻,表现了未亡人在失去后孤独的心境,以及对未来再生的渴望,深刻反映了人类对生命和情感的执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书感》的作者是谁?
诗中“络纬”指的是?
“不问三生问再生”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相见欢》相比较,董文的《书感》更侧重于对失去的情感的深刻反思,而李煜则更强调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悲伤。两者都在情感表达上表现出深邃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