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 其三》

时间: 2025-08-09 12:58:36

诗句

俛首儿皇剧可怜,石郎千载负余膻。

空传十万横磨剑,却陷卢龙四百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58:36

原文展示:

俛首儿皇剧可怜,石郎千载负余膻。空传十万横磨剑,却陷卢龙四百年。

白话文翻译:

低头叹息这悲惨的历史,石郎(指石亨)千年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空传十万把磨砺的宝剑,却让卢龙(指卢龙地区)陷入了四百年的动荡之中。

注释:

  1. 俛首:低头,表示悲伤或惋惜。
  2. 儿皇剧:可怜的事情,指历史上的悲剧。
  3. 石郎:指石亨,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
  4. 千载:指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5. 负余膻:背负着历史的沉重负担。
  6. 空传:白白传说,没有实质的意义。
  7. 十万横磨剑:比喻武器或力量的强大,意指经过艰难磨砺的武器。
  8. 卢龙:指卢龙地区,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中心。
  9. 四百年:指历史的长久,形容长时间的动乱。

典故解析:

本诗提及的“石郎”是历史上著名将领石亨,他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中提到的“十万横磨剑”象征着武器的强大和历史的沉重,而“卢龙”则指代了历史上的战乱,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庭,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历史的反思,表达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咏史 其三》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无奈与惋惜。开篇“俛首儿皇剧可怜”,即以低头叹息的形象,表达出对历史上惨痛事件的深切感受。“石郎千载负余膻”,则将历史的负担具象化,石亨的千年名声与责任相互交织,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剧。后两句“空传十万横磨剑,却陷卢龙四百年”,更是将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困境结合,表现出历史的沉重与无力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揭示了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无奈,警示后人应铭记历史,以免重蹈覆辙。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浓缩了历史的复杂情感,展现出深邃的思考与艺术的魅力。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俛首儿皇剧可怜”:表现出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感慨,通过低头的姿态传达出对过往事件的惋惜。
    • 第二联“石郎千载负余膻”:通过石亨的历史地位,反映出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责任。
    • 第三联“空传十万横磨剑”:强调武器的强大却无效,象征着历史的悲剧。
    • 第四联“却陷卢龙四百年”:揭示了历史长久的动乱,反映出社会的持续困境。
  2.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十万横磨剑”比喻历史的沉重与武器的无力,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与思考,强调历史教训的重要性,警示后人应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意象分析:

  • 俛首:象征沉重的历史负担与悲伤情感。
  • 石郎:代表历史人物的责任与传奇。
  • 磨剑:比喻历史的磨难与考验。
  • 卢龙:象征动乱与社会的不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俛首”在文中意指什么? A. 高昂 B. 低头 C. 忍耐

  2. “石郎”指代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赵匡胤 B. 石亨 C. 李白

  3. 本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历史与社会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但程庭的《咏史 其三》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更直接呈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两者都展示了历史对个人与社会的深远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与比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程庭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俞路分见寄 其二 出城 送邓清臣之行在 戏事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观猎会图 寄江东故人 方竹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因噎去食 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治乱持危 枭骑 侨家 喟叹 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击辕 车字旁的字 翦草除根 钧吹 散木不材 如坐云雾 巛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