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01
浪淘沙
查应光 〔明代〕
白发乱侵头,懒上高楼,
朦胧新月曲如钩。
槛外蘋风惊乍起,暑气潜收。
宿雨涨回流,喜泛轻鸥,
蓼花一望满汀洲。
正好开襟延赏处,无限新秋。
全诗翻译:
白发已经纷乱地侵袭了我的头顶,懒得再攀登高楼。朦胧的新月弯曲得像钩子。窗外的蘋风突然吹起,潜伏的暑气也渐渐消退。昨夜的雨水上涨流回,令人欢喜的是轻鸥在水面上翱翔,远处的蓼花一片绚丽,满洲滩都是。正是开怀赏景的好时节,秋意无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蓼花”常常与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一种淡雅的自然美。
作者介绍: 查应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其作品多描绘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的和谐。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秋季的清晨,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内心的感慨,产生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这首《浪淘沙》以优美的意象和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的“白发乱侵头”直接点出诗人的年岁,带着一丝懒散和无奈,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用“朦胧新月曲如钩”描绘了夜空中的新月,给人一种模糊而又美丽的幻影。此后,诗中“槛外蘋风惊乍起,暑气潜收”,展现了夏秋交替的自然景象,风的轻柔与暑气的消退,使人感到一丝清凉的希望。
“宿雨涨回流,喜泛轻鸥”则将自然的细致变化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轻鸥的飞翔象征着自由和快乐,也代表着对生活的热爱。在最后两句“正好开襟延赏处,无限新秋”中,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对生活的享受,秋天不仅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白发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新月则带来新的希望,轻鸥和蓼花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好。
诗词测试:
《浪淘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查应光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白发乱侵头”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时间的感叹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社会的批判
“蓼花一望满汀洲”中“蓼花”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自然的美好
C. 人生的悲苦
D. 理想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查应光的《浪淘沙》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在描绘自然景色上有独到之处,前者更倾向于细腻的个人情感,后者则表现出豪放的激情。两者在艺术风格、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
推荐书目:
以上书籍将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