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武夷》

时间: 2025-04-27 02:09:40

诗句

书林追慕紫阳翁,出入尝沾教雨中。

缅仰高山难企及,大开茅塞迳能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9:40

原文展示

题武夷
作者: 吕天泽 〔宋代〕
书林追慕紫阳翁,出入尝沾教雨中。
缅仰高山难企及,大开茅塞迳能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紫阳先生的追慕之情,他的教诲如同细雨滋润了我。对那巍峨高山的敬仰是我无法攀登的,但他的智慧却能让我心灵豁然开朗。

注释

字词注释:

  • 书林:书籍和学术的象征,指文人圈子。
  • 紫阳翁:指的是朱熹,宋代著名的理学家。
  • 缅仰:怀念和敬仰。
  • 高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或卓越的成就。
  • 茅塞:指思维的障碍。
  • 迳能通:指能够很顺畅地理解和领悟。

典故解析: 紫阳翁是朱熹的别号,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特别是理学的形成。高山常用来比喻有卓越成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天泽,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和哲理,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吕天泽对朱熹的景仰之际,表达了他对理学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歌鉴赏

《题武夷》是一首充满敬仰与感悟的诗作,通过对紫阳翁的追慕,展现了诗人对理学思想的热爱和对人格高尚者的钦佩。诗中以“书林追慕紫阳翁”开篇,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朱熹的崇敬之情,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文人的情感归属和思想追寻。接着“出入尝沾教雨中”一句,借用雨水滋润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朱熹教诲如春雨般润泽心田的效果,展现了知识的力量和影响。

后两句“缅仰高山难企及,大开茅塞迳能通”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诗人在缅怀高山的同时,也反映出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强调了朱熹的高尚人格和智慧是难以企及的。然而,尽管高山难以攀登,诗人却通过朱熹的教诲豁然开朗,表现出一种希望与追求的心态。这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情感,使得全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辨性,展现了宋代文人内心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林追慕紫阳翁:表达诗人对朱熹的敬仰,书林即文人群体。
  • 出入尝沾教雨中:形象地说明朱熹的教诲如细雨般滋润,影响深远。
  • 缅仰高山难企及:表达对朱熹的崇高品德的仰望,感受到自我的渺小。
  • 大开茅塞迳能通:强调通过朱熹的教导,自己的思维障碍得以解除。

修辞手法:

  • 比喻:教诲比作细雨,生动形象地表现其滋润心灵的效果。
  • 对仗:前后句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知识和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向往,通过追慕朱熹,表达了对理学的敬仰和对精神启迪的渴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道德与学问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林:象征文人群体与学术氛围。
  • 紫阳翁:代表智慧与高尚品德的典范。
  • 高山: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茅塞:象征思维障碍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紫阳翁”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苏轼
    B. 朱熹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教雨”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现象
    B. 知识的浸润
    C. 个人经历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吕天泽的《题武夷》与苏轼的《题西林壁》均表达了对自然和理想的追求,但吕天泽更侧重于对师长的崇敬,而苏轼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 选编与研究
  2. 《朱熹与理学》 - 研究朱熹的生平与思想
  3. 《诗词修辞手法》 - 诗词的修辞与艺术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 玉楼春 其三 叠韵,答熊光禄炳 玉楼春 客中春 玉楼春 白华翁枉过久谈,即送其还京 玉楼春 其二 玉楼春 玉楼春 雨中戏书 玉楼春(乙酉九日) 玉楼春 玉楼春 其三 夜梦素蕖,泣而醒,复于故纸中得其旧简,不能无词。癸酉七月十七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力疾从公 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寿满天年 墨鱼自蔽 人凭志气虎凭威 里挑外撅 闭关绝市 拔群出类 黄花鱼 打开头的成语 耂字旁的字 愝惼 面和心不和 私字儿的字 包含眷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