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4:03
圣王怀远略,使者涉湟津。
鹿塞毡裘萃,龙庭俎豆陈。
风高青海静,云锁雪山春。
归觐宸衷悦,恩敷万里臣。
这首诗表达了圣王对外族的宽广胸怀,派遣使者穿过湟水和津口。使者们身着鹿皮和毡裘,齐聚在一起;在龙庭的宴席上摆满了美味的食品。此时风高云静,青海的水面平静如镜,雪山被云雾缭绕,春意盎然。归来朝见的使者们心中充满喜悦,圣王的恩德洒向万里之远,惠泽四方臣民。
斌良,清代诗人,以其雄浑的笔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常以山水为题材,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兴盛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使者的归来,表达了对皇帝宽厚仁德的赞美,展现了当时政治的繁荣与安定。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凝聚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以“圣王”与“使者”引入,勾勒出一种国家与臣民之间和谐的关系。诗中的“鹿塞毡裘”,不仅展示了使者的身份,也反映出当时的风俗和文化。接下来的自然景象描写,如“风高青海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象征着国家的安宁和繁荣。最后两句则通过对皇帝恩德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归属感和对国家的热爱。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愿景和对皇帝的敬仰。
这首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和意象丰富性。例如,“鹿塞毡裘萃,龙庭俎豆陈”运用了对仗,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全诗主题围绕着国家的繁荣与皇帝的仁德,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与对领导者的敬仰。
诗中的“圣王”主要指什么?
A) 使者
B) 皇帝
C) 普通人民
答案:B
诗句“风高青海静”中,青海象征了什么?
A) 战争
B) 安宁
C) 贫穷
答案:B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悲伤
B) 喜悦
C) 怀念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