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06:39
日到蓬门睡起迟,偶然得句便成诗。
客来欲问春深浅,试看梅开第几枝。
当阳光照到我家门口时,我才懒懒地醒来,偶然间写下几句,便成了诗。
客人来访,想问春天的深浅,我只需看看梅花开了几枝。
作者介绍:曹炜南,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洒脱,且具有独特的观察视角。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初春时节,作者在春天的懒散中,偶然得到了创作灵感,表现了自然与个人情感的和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初春的懒散与生机。开头两句“日到蓬门睡起迟,偶然得句便成诗”,通过对比阳光照射与起床的迟缓,表达了春天的温柔与慵懒,仿佛时间在这个季节中变得流动而悠然。接下来的“客来欲问春深浅,试看梅开第几枝”则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客人来访,想要了解春天的深浅,作者以梅花的开枝数来象征春天的进程,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结合在一起。
诗中所流露出的慵懒与欣然,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自然的致敬。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诗人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诗歌创作的灵感,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日到蓬门睡起迟:描绘了清晨阳光照到简陋的门前,诗人仍沉浸在睡梦中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生活情态。
偶然得句便成诗:表达了创作灵感的突现,诗人在无意中写下了诗句,显示出灵感的来之不易。
客来欲问春深浅:客人到访,想要了解春天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
试看梅开第几枝:通过梅花的开枝来衡量春天的深浅,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对仗:诗中“客来欲问春深浅,试看梅开第几枝”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比喻:将梅花的开枝作为春天的象征,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
整首诗以春天的慵懒与生命的复苏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创作中的灵感与思考,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门”指的是什么?
诗人是如何描述春天的?
诗中“梅开第几枝”是用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与赞美,但其立意更为深沉,强调梅花的坚韧与不屈。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