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3:5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52:36
舟泊曲江口,孤屿澹欲失。
遥岸渔火明,烟中棹歌息。
当此万籁静,心境两幽寂。
焚香拭焦尾,调轸横陈膝。
琳琅太古音,旨趣复谁识。
欲写我心期,聊以寄所适。
一弹江水清,再鼓秋月白。
月白与风清,惊起鱼龙出。
曲终独徘徊,篷窗风露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曲江边上夜泊时的情景。诗人独自停靠在曲江口,孤零零的小岛在烟雾中渐渐模糊。远处岸边的渔火明亮,轻舟的歌声在烟雾中消散。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诗人的心境也显得格外幽静。他焚香拭去琴弦上的焦痕,调整琴弦,让它在膝上横陈。琴声如同古代的美妙音律,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寓意呢?他想要将自己的心愿写下来,随意寄托于琴音之中。琴声轻弹,流水清澈,再次拨动琴弦,月光如水般洒落。月色与清风交融,惊动了水中的鱼龙。曲子结束后,诗人独自徘徊,篷窗外的风露湿润了他的心境。
作者介绍:李文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夜泊于曲江,受到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音乐和内心情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夜泊曲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头两句“舟泊曲江口,孤屿澹欲失”便刻画了诗人身处孤寂环境中的情景,孤屿在朦胧的烟雾中显得更加渺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渔火与棹歌又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气,形成了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幽静和思绪的涌动。
诗人通过焚香和调琴,体现了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同时,琴声中的“琳琅太古音”暗示着古典音乐的美好与深邃,然而“复谁识”却流露出诗人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整个诗歌在音乐和自然的交融中,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几句“曲终独徘徊,篷窗风露湿”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景象的依依不舍。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呼应,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宁静夜晚对音乐的热爱、对孤独的感悟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孤屿澹欲失”中“澹”字的意思是:
A. 清澈
B. 渺小
C. 模糊
D. 细腻
诗中提到的“焚香”是为了:
A. 祈祷
B. 消除噪音
C. 增添氛围
D. 修复琴弦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