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7:48
送元中丞江淮转运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问殊官俗,来经几劫春。
东南御亭上,莫问有风尘。
这首诗表达了对元中丞的送别,诗人以轻松的口吻描绘了对其前途的祝福。
薄税的收入归于天府,轻徭的劳役依赖使臣的调度。
老者因得到了绸缎的赐予而欢喜,恩惠也及到了那些纺织的妇人。
你去问问不同的官员习俗,又经过了多少个春秋。
在东南的御亭之上,不必询问外面的风尘变化。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仲文,号少陵,生于公元约730年。其诗风清新,语言简练,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尤以五言诗见长。
这首诗是钱起为送别元中丞而作,元中丞即将前往江淮担任转运使。诗中反映了对元中丞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送元中丞江淮转运》通过对元中丞即将离开之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官场生活的观察。全诗语言简练,却富有深意,体现了唐诗的艺术特点。开篇“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以简洁的方式描绘了官员治理的理想状态,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与期望。后两句提到“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生动描绘了官员施恩惠于民的场景,突显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问殊官俗,来经几劫春”一句,反映了对官场风俗的思考,隐含着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似乎在暗示着官员的处境和人生的无常。而最后一句“东南御亭上,莫问有风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元中丞未来的祝福与祝愿,期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不受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为民服务。
整首诗虽为送别之作,却也蕴含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情怀,这在唐诗中是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对官场风俗的思考。诗中隐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
诗中提到的“薄税”是指什么?
A. 税收重
B. 税收轻
C. 税收没有
D. 税收复杂
“欢沾赐帛老”中“赐帛”最能代表什么?
A. 贫困
B. 恩惠
C. 竞争
D. 自由
诗中提到的“东南御亭上”象征着什么?
A. 官场的纷争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乡村的宁静
D. 遥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