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22:40
魏胜庙
作者:刘克庄
天与精忠不与时,
堂堂心在路人悲。
龙颜帝子方推毂,
猿臂将军忽死绥。
洒泣我来瞻画像,
断头公耻立降旗。
海州故老凋零尽,
重见王师定几时。
天意与忠诚之心不合时宜,
我心高洁在路人面前感到悲伤。
龙颜的帝王正在推行权力,
猿臂的将军却在绥州意外去世。
我洒泪来到这里瞻仰画像,
断头的公子耻辱地立起降旗。
海州的老百姓几乎都已凋零,
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王师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龙颜”和“猿臂”可理解为对权力与忠诚的复杂关系的反映。历史上,许多忠臣在权臣和暴政的压迫下不得不选择忍辱负重,乃至最后的悲剧。诗中提到的“断头公”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忠臣,体现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怀。
刘克庄,字梦阮,号秋水,宋代著名诗人,主要以其豪放、清新、悲壮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历史事件,并多有爱国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魏胜庙》这首诗作于北宋末年,正值国家动荡、边境频繁出现战乱的时期。诗人以魏胜庙为题,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对忠臣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魏胜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深度的作品。全诗以“天与精忠不与时”开篇,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忠诚与时局的无奈感受。诗人在描述忠臣的悲剧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悲痛的情感,展现了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尤其是“洒泣我来瞻画像”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情怀念与敬仰,表现了对忠诚精神的追求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折射出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交织,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历史的反思。结尾的“重见王师定几时”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沉重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忠诚者的无奈与悲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复兴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魏胜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克庄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龙颜”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皇帝
C. 将军
D. 文人
“洒泣我来瞻画像”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历史的思考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友情的怀念